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天中文化 炎黄文化

百年梨树灿若烟霞——“瓢梨之乡”马谷田的农业文化遗产

2022-03-28 09:02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付琳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游客忙着采摘,果农忙着称重数钱,其乐融融。道路修好后,马谷田镇的新万亩果园、老万亩果园、红28军长征终点(泌阳县云雾山风景区)、义和寨将连为一体,为马谷田镇下一步依托林果产业发展乡村游,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 郭建光 王永良

古韵新生,绿染乡村。泌阳县马谷田镇拥有1000多棵树龄100年以上的老梨树、69棵树龄200年以上的老梨树。眼下的马谷田镇,沟沟坎坎,村内村外,梨花盛开,洁白如雪,灿若烟霞。附近的游客携家带口,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花海中徜徉。

“我们每年都瞅准梨花经济,小切口,大作为,引导附近的村民在赏花现场有序经营。农副产品经过简单加工,成为游客的抢手货。山野菜、红薯粉条、土鸡、大鹅因为天然的属性,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追捧。春季看花,夏季秋季摘果,良性互动下,更加有力地保护了这些世世代代留下来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马谷田镇10万亩梨园,该镇党委书记杨春瑞提起当地引以为傲的“瓢梨之乡”美誉,滔滔不绝,表示政府将为依托农林经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不遗余力。

“瓢梨之乡”发生巨大变化

“大兄弟,赶快进屋坐!我给您沏杯茶暖暖胃。”河南村果农赵相超和妻子魏存林见到泌阳县融媒体记者刘旭,脸上笑出褶子,“中午别走了,我们这就逮只大公鸡,炖锅土鸡面片。”

作为资深媒体人,刘旭坦言:“我每年都会来这儿几次,一方面是因为工作,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助推当地的明星产品,真正为老百姓带来实惠。”

“早些年,我刚来这儿的时候,果农辛苦半年,面对累累果实却遭遇愁卖的窘境。”刘旭表示,如今经过多方努力,当地百姓根本不愁水果销路,“足不出户,网络销售,现场采摘,获得双赢。果农腰包鼓起来了,更加注重果子的品质;果子的品质提升了,更加吸引外地水果商千里迢迢前来选购。”

马谷田镇盛产瓢梨,被称为“瓢梨之乡”。瓢梨果形硕大,因切开后犹如葫芦水瓢而得名。

400多年前,泌阳县出了一位一品大学士。每年秋天,大学士回乡省亲时,都会带些马谷田的瓢梨送进宫,请皇帝等人品尝。久而久之,瓢梨独特的清香和酥脆的口感,在京城广受赞誉,清朝道光年间被奉为“贡梨”。

瓢梨受消费者青睐,也因其耐储存。“自摘果开始,瓢梨的储存周期是6个月。”赵相超说,“瓢梨的香味独特,刚摘下有梨果的清香。在室温下存放几天,梨的表面会浸出一种油脂,散发出木瓜的清甜香味。当地人将瓢梨置于柜中当作香料。”

当地属丘陵浅山地带,每到春季,漫山遍野的梨树开得热烈,远看犹如起伏的花的海洋。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赏花,流连忘返,不忍归去;秋季,硕果满枝头,金灿灿的梨子让人垂涎欲滴。游客忙着采摘,果农忙着称重数钱,其乐融融。

万千梨花似雪如画,徜徉其间的游客发抖音、做直播,不仅将这里的美景传播出去,也将这里发生的巨变展示给世人。

  发挥农业文化遗产“反哺效应”

3000年瓢梨种植史,10万亩50余万棵梨树,年产鲜果7.5万斤,产值1.5亿元。林果覆盖马谷田镇70%以上的村庄,主要分布在下河、堡子、河南等村的特色瓢梨产业长廊。

《辞海》和康熙年间的《泌阳县志》中,对“贡品”马谷田瓢梨均有记载。清代,古梨园主要分布在马谷田镇下河和孙庄,面积1000余亩。民国时期产品远销香港等地。后来,古梨树遭遇砍伐,果林经济发展迟缓。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里的农民又开始大面积种植梨树,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以下河村为中心的梨林形成规模,马谷田一跃成为河南省最大的瓢梨生产基地。1998年,在河南省优质种梨鉴评会上,马谷田瓢梨名列榜首。

2021年4月,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正式将泌阳县马谷田瓢梨农业文化遗产向省农业农村厅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是“瓢梨之乡”迈向更广阔空间的开端。

站在马谷田镇河南村村头,山路随着起伏的山峦向东蜿蜒伸展,村庄工厂相映成趣,梨花桃花盛开如云。

“这条路是我们马谷田镇的产业大道,是镇上的新项目。道路修好后,马谷田镇的新万亩果园、老万亩果园、红28军长征终点(泌阳县云雾山风景区)、义和寨将连为一体,为马谷田镇下一步依托林果产业发展乡村游,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杨春瑞说。

有机肥加工厂、物流电商平台、林果培训基地,在杨春瑞看来,世世代代在此生活的群众,既是果林经济的主角,又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力。“如何让群众捕捉到更多的商机,让这些沐浴着阳光雨露的果子卖个好价钱,值得更多人思考与研究。”杨春瑞说。

未来,马谷田镇会将产业经济融合,形成一条全新的产业链,不仅为万亩生态果林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也让游客有更加优质的游玩体验。

下一步,当地将以保护古梨树、挖掘瓢梨文化为重点,通过一年举办一次“中国·瓢梨文化节”等举措,让古梨树和名胜古迹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乡村文化中一朵耀眼的奇葩。同时还将加强瓢梨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把发展瓢梨经济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果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形成“果树成行、鱼塘相连、道路成网、亭台点缀”的空间结构形态,打造宜居宜业、可憩可游的美丽果园示范镇。

如今,“马谷田瓢梨协会”已发展会员1296人。这些会员从事瓢梨的种植和销售,成为服务全镇瓢梨产业发展的领头雁。他们还开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养殖实验,成为瓢梨经济的先行者与获益者。

“我们还将采取多种举措,打算建设果品罐头厂和果汁加工厂,增加瓢梨的附加值,辐射带动全县林果业迅速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杨春瑞表示,该镇将借申报“马谷田瓢梨”农业文化遗产的东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