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前捂住乘务人员证件,应有的尊重
摘要:报道发出后,公众对记者这一细微举动的肯定,足以说明公众希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报道,也足以证明在事实和感情中间并不存在无法越过的鸿沟。
3月22日晚,记者进入东航空难核心救援现场进行直播。现场散落着充电宝、钱包、证件等物品,在看到一张乘务人员的证件时,记者马上伸手捂住,示意镜头避开:“这个不要给特写了”,“距离黄金72小时还有机会,希望它们的主人能平安”。记者挡住乘务人员证件的举动,让许多网友感动,“记者做得很好,有心了”,“这是对乘务人员的尊重”。
事实,是新闻的生命;呈现事实,是记者的使命。空难发生后,记者第一时间深入飞机坠毁区域,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让公众了解坠毁现场的情况。随着越来越多真实信息的发布,网络上各种谣言也随之破灭。
记者有客观反映事实的职责,但绝不意味着可以充当冷漠无情的看客。飞机失事,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即便根据现有调查可以判断乘客和机组人员生还的可能性不大,但几乎每个人都为他们送上祝福,希望有奇迹发生。记者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现场报道时面对惨不忍睹的景象哽咽流泪,在发现乘客物品时下意识地遮挡,非但无损于记者的职责,恰恰证明了人文关怀是记者最基本的操守。报道发出后,公众对记者这一细微举动的肯定,足以说明公众希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报道,也足以证明在事实和感情中间并不存在无法越过的鸿沟。
空难发生后,很多自媒体一哄而上,无端的猜测、夸张的文字、惊悚的标题、震撼的图片、剪辑的视频,一应俱全,他们未必没有一丝对乘客的关心,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时候他们依然奉行流量至上。还有一些报道,展现局部的事实而非整体的事实,截取部分的事实而非全部的事实,甚至还有一些专门采访原本就伤心至极的亲属,造成了二次伤害。这种缺乏尊重和关怀的模式,已经招致公众的反感。有专家指出,“把家属在机场痛哭的画面放到网上,这是不合适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马弘在接受采访时,建议媒体及公众在当下关于坠机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要格外注重给予当事者及其亲属应有的尊重,“心理救援不是从专业人员到位了才开始,而是应当从媒体报道就开始”。
灾难报道永远要把人性关怀放在第一位,因为生命永远是最可宝贵的。事实上,事实不会因为感情的介入而掩盖,报道却因为人性的彰显而温暖。在接下来的救援中,在查清飞机失事的较长时间里,包括自媒体在内的新闻报道还将继续面对这样的选择,但只要坚持生命至上,一定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责任编辑: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