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评论

就餐要扫三次码,谁把吃饭“门槛”抬高了?

2022-03-16 17:22 来源:中青评论微信公号 责任编辑:付琳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对此,商家应该逐条对照,本着提升服务质量、对消费者负责的精神,简化扫码点餐的步骤,取消将关注公众号与点餐、支付或开具发票等捆绑的操作,在最小范围内收集必要信息,减少用户隐私外泄,避免用户被广告推送骚扰。

3月15日,《工人日报》刊发报道,有消费者张女士吐槽称吃一顿饭,竟要扫三次码关注两个公众号,“扫码点餐问题之前很多媒体都关注过,现在不仅没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了。”她之所以反感扫码点餐,“一是担心个人信息泄露,二是不如纸质菜单看着方便,三是有的时候点好了可能操作失误全没了,又得重新点,四是有的时候饭店会默认勾选小料。”

                   

节省店员时间、降低人力成本、减少使用纸质餐单……不可否认,扫码点餐、支付有诸多便利,但由此给消费者带来的烦恼也有不少。疫情防控期间,人们进入餐饮店本就多了个扫码登记的要求,伴随着引导员“你好,这边坐,请扫这里的二维码点餐”的声音,接下来又是一大波扫码环节。让人纳闷的是,点餐归点餐,一些店却又加了些“自选动作”,又让人关注公众号,又要授权手机号、个人地理位置,甚至还要填上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等隐私信息,令人不胜其扰。

有些店家的点餐系统更新很快,新的菜单能及时补充上,缺货的食材会及时下架。有的店家系统就没那么“灵敏”了。有时,在你扫码点餐后,店员会“很抱歉”地再跑来告诉你部分菜品缺货。这些情况虽说和采购、物流等有关,但缺少当面即时的沟通,给消费者增添了不便。客人有忌口或者需要微调一下食材时,也难以通过扫码点餐精准地将需求反馈给商家。

人们对扫码点餐的直观感受是,“正常”点餐变得困难,吃饭的“门槛”无形中被抬高了。比如,如果点餐时信号不佳,就要不停地扫码等待,“半天吃不上饭”。有媒体随机走访了100家餐厅,其中72家提供扫码点餐服务,35家需要关注公众号,20家还需要用手机号注册会员,填写个人信息,不然就无法点餐,绝大多数索要信息的饭店还都是大型连锁店。即便有些店可以提供纸质餐单,但当你告知店员该项需求时,也可能遭到“消极应对”。

当扫码点餐变得越来越没有商量余地,延续传统点餐方式的人就会受到变相歧视,和不能熟练使用电子支付的老人一样,不能熟练使用扫码点餐者,将会遇到不少现实麻烦。此外,强制关注公众号,无度索取大量个人信息,除了隐私可能被泄露或者打包买卖,一旦没能在饭后及时取关,就会在自己的公众号列表中增添一堆广告推送。对我来说,除非特别喜欢、经常光顾的商家,大部分商家推送消息之时,就是我“取关拉黑”之日。作为消费者,我多么希望可以快速与那些长期静默、饭点推送,而自己又不会点开的公众号切断“联系”,奈何这些公众号“藏得太深”,挨个找出来取关太麻烦。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的原则。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

对此,商家应该逐条对照,本着提升服务质量、对消费者负责的精神,简化扫码点餐的步骤,取消将关注公众号与点餐、支付或开具发票等捆绑的操作,在最小范围内收集必要信息,减少用户隐私外泄,避免用户被广告推送骚扰。

责任编辑: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