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画卦白龟庙
摘要:伏羲巡游至今天的白龟庙一带,取蔡河白龟及蔡地蓍草,“按其文而画之,是为八卦”(清唐晏《游上蔡县白龟庙记》),即伏羲八卦。为纪念伏羲受上蔡蓍草和蔡河白龟启示而画出八卦之变,人们在这里建蓍台、白龟祠(庙)和伏羲祠,就是今天的白龟庙。
□ 赵新春
上蔡是蔡文化的起源地,是世界蔡氏宗族的寻根地,也是我国千年古县上蔡、新蔡以及下蔡(今安徽省凤台县)、高蔡(今湖南省常德市)、望蔡(今江西省上高县)和唐宋至元初蔡州等历史地名的源起地。而说起上蔡,就不得不提到距上蔡县城东约三十里的白龟庙,历代学者认为是上蔡之“蔡”的发源地。许慎《说文解字》:“蔡,草丰也,从草祭声。”蔡字来源于草;《汉书·食货志》说:“元龟为蔡”,蔡为大龟。无论是草,还是龟,都与历史上白龟庙盛产的蓍草、白龟两种卜筮圣物有关。人文始祖伏羲巡游至此,受其启示,还画出了伏羲八卦,是伏羲画卦之地。
一
今天,我们常把卜筮并称,在古代却是两码事。《礼记·曲礼》:“龟曰卜,蓍曰筮”,卜用的是龟甲,筮用的是蓍草。据东汉《白虎通·蓍龟》记载:“天子下至士,皆有蓍龟者。重事决疑,示不自专。”说是上至天子,下至普通士人,重要事情犹豫未定时都要卜筮,来表示自己不是刚愎自用,而卜和筮的用品分别是龟甲和蓍草。根据等级不同,龟甲的大小和蓍草的长度也不一样。《白虎通》引《三正记》的说法:“天子龟长一尺二寸,诸侯一尺,大夫八寸,士六寸。龟阴,故数偶也。天子蓍长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蓍阳,故数奇也。”
关于卜龟和筮蓍,司马迁《史记·龟策传》说:“下有伏灵,上有兔丝;上有蓍,下有神龟。”蓍草和神龟往往共生,且“蓍生满百茎者,其下必有神龟守之,其上常有青云覆之。”“能得百茎蓍,并得其下龟以卜者,百言百当,足以决吉凶。”而这种灵蓍和神龟又以上蔡白龟庙的为最好。李时珍《本草纲目·蓍集解》借用宋代杰出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苏颂的话说,“今蔡州上蔡县白龟祠旁”的蓍草,“其生如蒿作丛,高五六尺,一本一二十茎,至多者五十茎。”《通志》说上蔡蓍草:“蓍如蒿,华如菊,生上蔡白龟祠傍,一丛之干二三十或四五十,高五六尺。……夫蓍乃草之最寿者,六十曰耆,故字从草从耆。”何晏《论语·公治长》注引包咸之说曰:“蔡,国君之守龟,出蔡地,因以为名焉,长尺有二寸”。包咸所说的蔡地就是西周蔡国中心地区的上蔡,龟即产于蔡河、被古人认为是祥瑞之物的白龟。
清代的蔡河由于堰塞,称蔡沟。康熙元年《汝宁府志·山川·上蔡县》记载:“蔡沟在上蔡县东南三十里,流入澺,东达颍。世传龟行之迹成沟,所谓:白龟浮于蔡河是也。”清《河南通志·图考·上蔡耆草图》也说:“蓍草台在上蔡县东三十里,近台有水曰蔡沟,有元龟,素甲缟身,浮游其中。”其地生蓍,河生白龟,对于凡事问天的古人来说,每逢祭祀必卜必筮,卜用蔡河白龟,筮用蔡地蓍草,有蓍有龟的蔡地便成了卜筮的最佳场所。上蔡之“蔡”,其上为草,其下为祭,古时“祭”“蔡”相通,所以有民俗学者和文字学者认为蔡地最早作“祭”地。出土殷商甲骨文占卜的“祭”地就是今天的上蔡。蔡从草(蓍草)祭声,蔡河元龟也被称为蔡,蔡国是西周姬叔度的封国,殷商时期或更早之前则称祭,是天下之蔡的起源地。
《易经·系辞下·传》:“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个庖牺氏就是我们所说的伏羲氏,以人身蛇尾的形象与女娲氏一起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也是伏羲八卦的肇造者。
伏羲都陈,就是今天的周口市淮阳区,距上蔡不远。明杨埙《蓍草台记》:“蓍草丛生其间,首若龙矫,尾若凤翔,盈于台畔,伏羲氏作取而筮之,以画八卦之变。”康熙二十五年,上蔡知县杨廷望《重修太昊伏羲氏庙碑》称:“蔡出白龟,地生蓍草,为太昊画卦之所。”伏羲巡游至今天的白龟庙一带,取蔡河白龟及蔡地蓍草,“按其文而画之,是为八卦”(清唐晏《游上蔡县白龟庙记》),即伏羲八卦。为纪念伏羲受上蔡蓍草和蔡河白龟启示而画出八卦之变,人们在这里建蓍台、白龟祠(庙)和伏羲祠,就是今天的白龟庙。
二
关于白龟庙肇建,杨廷望《重修太昊伏羲氏庙碑》说:“庙者自尧舜禹汤文武,秦汉晋唐宋元明,历代敕建之庙也。”认为庙早在尧舜禹时期就有,历代沿袭,沿用了明杨埙《蓍草台记》白龟庙和蓍草台是唐虞三代之旧的说法:“其创始岁月漫不可考,意者唐虞三代之旧与?不然,自伏羲以来,上下数千年间,樵丁牧竖日操斧刃以相从,蓍与庙湮没久矣,孰知禁御而修葺之邪。”这段是杨埙本人的一段考证,因为明成化年间汝宁知府钱钺重修蓍草台和白龟庙时,“蓍与庙湮没久矣”。杨埙在《蓍草台记》根据白龟庙当地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禁忌,认为如果这里不是唐虞三代之旧,为什么数千年间砍樵放牧的人那么多,蓍草和庙都已经找不到了,人们还知道这一片禁止占用,需要重修祠庙呢?
白龟庙是否为唐虞三代之旧已无法查证,但从李时珍引用北宋苏颂的话和苏颂本人生活的年代看,它在北宋仁宗朝就已存在,并且历代沿袭,春秋两季,朝廷都命礼部遣官经理、致祭。另据康熙元年,汝宁知府金镇所修《汝宁府志》记载,白龟庙内八卦亭原有蔡邕题写的画卦碑。如果记载无误,那么,资料可查的白龟庙历史就可以追溯到汉代。可惜到民国重修《上蔡县志》时,这块碑已经遗失了。
白龟庙祀伏羲和元龟之神明,明杨埙《蓍草台记》、清河南巡抚阎兴邦《蓍台记》和杨廷望《重修太昊伏羲氏庙碑》都说它“历代设祭田二十五顷”。元朝末年,白龟庙和蓍草台毁于战火。明洪武立朝,遵循历代旧制,“以故地二十五顷赡护蓍台,禁民不得耕牧”,旨准礼部派官重修了蓍台和白龟庙,并“设守台户赵伯成、丁住儿、彭得辛相继领其事。”到了明成化年间,白龟庙“台庙废弛”,汝宁知府钱钺命令上蔡知县刘鼐重修蓍草台和白龟庙,并让明杨埙作《蓍草台记》记其事,并刻于碑上,“正其四疆”。
白龟庙祭祀伏羲,正如河南巡抚阎兴邦《蓍台记》所说:“伏羲画八卦开万世文字,与文王、周、孔共发明之,定阴阳、辨吉凶,合天地、通鬼神。”上蔡蓍台“幽赞于神明而生蓍”,所以,其“台也庙也,当与河图洛书并垂永久矣”,是不容侵占的。然而,明末由于战乱和王朝鼎革,供奉伏羲和元龟之神的白龟庙却被佛教信徒侵占,易正殿伏羲帝像为佛陀,伏羲帝像被挤到寺旁小庙,直到康熙二十五年上蔡知县杨廷望上书时任汝宁知府何显祖才得到正名和修缮。杨廷望在碑记中说,白龟庙重建“得汝阳十四州县诸公并力,中建大殿五楹,前后左右配殿两廊,以及大门、二门、三皇阁皆次第鼎新。”清朝末年,满人唐晏(原名瓜尔佳·震钧,字在廷,又字元素,号涉江)路过上蔡,写下《游上蔡县白龟庙记》时还称白龟庙“庙貌巍焕,像设隆崇”“案上伏白龟,琢石为之,雕镂绝致。”民国重修上蔡县志时也说“该庙殿宇历代修葺,迄今犹巍峨在望”“其中房屋计:石坊一座(上书蓍台二字),大门三间,正殿五间,二门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三皇阁三间,八卦台一座,蓍园,道院。”可见白龟庙是一片规模宏大的建筑。
然而,唐晏不知道的是,此时白龟庙和二十五顷祭田已成住持郭仿耕的私产,他淫逸成性、无所事事,早就引起了当地士绅的不满。为改变现状,民国元年,上蔡县议会在白龟庙办了农业学堂一所,不久学堂迁出。民国十九年,上蔡县以寺庙东院建县立第五小学,后为东洪乡中心学校,民国三十一年,又设私立蓍台初级中学。
如今的白龟庙,在当地有关部门和文化人士的努力下虽然有整修,按照传统每年也举办伏羲诞辰庙会,但是气象已大不如从前,只有追思,早没有了明人王概《登蓍台》记录的盛景:高台突兀接荒城,风雨年年蓍草生。
凤尾飘萧云气湿,龙头夭矫露华清。
重瞳此日升双阙,一本何时满百茎。
安得神龟常守护,灵根直拟献承明。
责任编辑: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