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教育 综合新闻

写作是因为心中有爱、疼痛和悲悯需要诉说——专访作家王中明 札记

2021-12-14 16:20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王伟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驻马店日报记者 张士君

人物小档案

王中明,笔名百师,中共党员,1964年出生于河南省遂平县秀丽的双沟河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驻马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莽原》、《广西文学》、《奔流》、《山东文学》、《时代文学》、《芳草》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近百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梅痕》、《雁鸣平沙》及中短篇小说集《悬挂在空中的吊兰》,并分别荣获市“五个一工程”奖。其中短篇小说《红叶儿红在秋天里》,2016年斩获两年一度的首届《奔流》文学奖。

文学是一盏灯,始终照亮他抵达远方的路。工作之余,他读书、写字,几十年来笔耕不辍,先后在《莽原》《广西文学》《山东文学》《芳草》《时代文学》《奔流》等有关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近百万字,结集出版中短篇小说集1部,长篇小说2部。辛勤耕耘,收获的不仅是文学上的硕果,还有世人的尊重和赞誉。

在王中明近六十年的人生里,打儿时起,他便以读书为乐;以读书为趣,始终怀着热爱生活、悲天悯人的情怀,在文学这条漫漫长路上,坚持砥砺前行。

幼年苦读 镜映月光读《水浒》

王中明喜欢读书大概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年夏季,他从班上一个父亲在公社当官的同学手里得到了一本《水浒传》。那本《水浒传》早已没有了封面,同学说他是从家里偷拿出来的,要王中明三天看完必须还他。一本厚厚的《水浒传》,里面还有好多繁体字,不认识还得查字典,怎么可能三天看完?但为了看书,王中明向他承诺,说三天无论看完看不完 。为了尽量把书看完,他上课看,下课看,放学看,晚上看。那时晚上看书是没有电灯和蜡烛的,全是小煤油灯,看一晚上书,两个鼻孔会被油烟熏得像根老灶筒。就这样,母亲为了省油,也不会让他点一晚上灯看书。

山村的夏夜,月朗星稀,虫鸣声和偶尔从村子上空传来的几声狗的狂吠,会让山村的夜显得特别宁谧。为了争取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书看完,又不因耗费灯油遭母亲责怪,王中明就把母亲梳妆用的镜子拿到院子里,让月光先照到镜子上,然后再利用镜子把月光折射到书本上,光线一下子增强了好多。

上小学的时候,临近过年,雪下得很大。那天,母亲给他一元钱,让他和弟弟一起去镇上灌煤油(买点灯用的油)。他们接过母亲给的钱,然后就往院子外面去,但转过屋角后他们却藏了起来。当他们瞅着母亲拎着铁锨去生产队的牛屋院干活时,他们又踅回到家,然后从母样刚藏在箱柜的钱包里每人偷拿了一块钱。在镇上,弟弟用他偷来的一块钱买了一支火炮枪和两挂小鞭炮,而王中明想买的那本名叫《林海雪原》的小说和一册讲述中国古猿人与大自然搏斗的画书,却需要一块五毛钱。钱不够,他又想买,急中生智便只灌了半瓶的煤油。半瓶煤油回去肯定是过不了关的,快到家的时候,他和弟弟在村边的一条小河沟里,砸开上面的冰盖儿,然后往装煤油的瓶里灌水,以期能把瓶子灌得满满的。可油在上面,水在下面,怎么就是溶不到一起。掺了水的煤油添到灯里,点起来,灯捻不仅刺刺啦啦的炸响,而且只着一会儿,很快便会灭掉。那天,回到家,母亲一脸怒火地质问我和弟弟。所有的点子都是我出的,我只好把所有的责任都揽下来。那天,我被母亲狠狠地暴揍了一顿。

享受寂寞 躲进小楼成一统

这么多年来,既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读书、学习和写作,你哪来那么多时间呢?面对记者的提问,他笑着说:“作为一个作家,尤其是像我这样的业余作家,一定要知道读书和写作的时间在哪儿。一个人生活在世间,不可能远离尘世的烟火,更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自然,也就少不了一些灯红酒绿的俗事,少不了你来我往的奔波和应酬。但是,既然选择了文学,就得学会摒弃,学会独处,学会利用

作之余和节假日的时间,远离冗杂,远离尘嚣,去读书、去思考、去写作。集腋成裘,终将能够抵达文学这座高山的巅峰。”

文学是启迪人类心智,传承民族血脉的一种必须,只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困惑,才能在别人游山玩水,或赤膊鏖战麻将场时,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窗,任思绪在无际的想像里天马行空,然后用旷达、热爱和悲悯的情怀去寻找人生的真谛。

写作对于王中明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作家在写作的路上要想抵达得更远,要想写出让人潸然泪下的作品,仅有信心和坚持是不够的,还需要博学,需要练达,需要感悟,需要思考,需要对人类灵魂的终极拷问,这从王中明的小说里都能一一感受得到。

激浊扬清 一腔大爱写人生

王中明说:“写作是寂寞清苦的,但却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一个作家如果没有胸怀天下的大爱,没有良知,没有悲悯情怀,可以说是根本写不出好作品的。古往今来,有多少有抱负,有理想,有爱心的知识分子不是以文载道来颂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又有多少这样的知识分子不是把文化根植于自己的内心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

作为一个作家,王中明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更明白该如何为人民立言,为这个时代放歌。所以他常说,他就是一支蜡烛,在他人踟躇、彷徨、迷茫和困惑的时候,去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为此,他写出了《黑夜已过》《三寸天堂》《隔心木》《离地三尺的伞》《红叶儿红在秋天里》等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写出了以感悟人性,记录时代为主的长篇小说《梅痕》和《雁鸣平沙》。

“在我每一寸生命里,都镌刻着疼痛。”这是王中明最富哲理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对生命的思考,对整个人类和社会的关爱。他疼痛着自己的疼痛,疼痛着世人的疼痛。这种强烈的悲悯情怀,是大爱,也是责任,更是期望。相信王中明在他的创作之路上一定会抵达得更远,在他仰望的星空中飞翔得更高。

圆梦文学 行百里而半九十

一个作家的成长,天赋固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离不开生活的浸润。离开生活,作家不可能会写出被读者认可和被时间检验的好作品。即便是有些作家借一时之势,也能写出一些,甚或被称谓的作品,但凡没有根基,或是远离人民生活的作品,都是无根之水的花拳绣腿,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这些作品迟早会被人们摈弃,进而丢进历史的垃圾堆。

王中明出生在乡下,本身对乡村生活就很熟悉,尤其是参加工作后,又在乡里当过司法所长,干过土管所长,还在县里管过土地开发,管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不仅阅历丰富,而且对生活,对人生还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以,但凡读过他小说的人,都说他的作品有灵气,接地气。

丰厚的生活底蕴,深刻的人性思考,让他对待写作更加虔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发表在市《长鸣》杂志上的《灰山人》,是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这篇小说现在看起来虽然写得很稚嫩,但却奠定了他在文学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勇气和信心。时代进入20世纪后,随着个人阅历的不断拓宽,加之自己对文学孜孜不倦地追求,2004年,他结集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悬挂在空中的吊兰》。之后,特别是2012年王中明退居二线后,也许是因为少却了许多公务缠绕,有了大把的时间,能静下心来思考、练笔的原因吧。此时的他,像焕发青春似的,短短五年内便相继在《莽原》《广西文学》《山东文学》《芳草》《时代文学》《奔流》等纯文学杂志上发表了50多万字的中短篇小说,同时还创作了两部长篇。

“文字是有温度的,你用眼睛去爱抚他,他会温暖你的双眼;你用灵魂去感知他,他会抚慰和救赎你的灵魂。”这是王中明在他的笔记里写下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中,不仅可以看到他对文字的敬畏,对写作的虔诚和不懈追求,也可以看出他对生活,对人性,对命运的深刻思考。

责任编辑:王伟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