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探月火箭、百吨级重型火箭、捷龙三号…… 这些中国火箭“新成员”将登场
摘要:其中,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面向商业航天发射市场全新推出的一款中型固体运载火箭,定位于中小型卫星星座的快速组网发射,计划于2022年年中首飞。
载人探月火箭、百吨级重型火箭、捷龙三号…… 这些中国火箭“新成员”将登场
新华社记者 胡 喆
填补我国载人月球探测空白,新火箭将助力载人月球探测;预计2028年首飞,百吨级重型火箭越来越近;面向商业航天发射市场,捷龙三号预计2022年首飞……12月10日,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迎来第400次成功发射之际,记者走进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研制的“大本营”之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采访有关专家、展望未来中国运载火箭家族发展的新图景。
新火箭将助力载人月球探测
在下一个百次征程中,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将继续完善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族谱,确保载人月球探测工程顺利实施。
新一代运载火箭是指长征五号系列、长征七号系列、长征八号、长征十一号等,总体技术水平、性能指标处于先进水平的多型火箭。
而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是根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规划,为发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而全新研制的一型高可靠、高安全的载人运载火箭,是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成员之一。
载人登月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长征五号系列火箭的研发成功,让中国拥有了进行星际探测和大型空间站建设的能力,但它25吨的近地轨道运力依然有限,为了开展载人登月任务和未来更多的探测任务,中国需研发性能更强大的火箭。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规模,将超过我国当前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五号。
“该火箭按照载人飞行的最高安全标准设计,通过利用成熟的动力和结构模块进行优化组合。”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体设计部副主任设计师刘秉介绍,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将继承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高可靠、高安全的载人运载火箭的设计标准和设计基因,在故障检测、自动化飞行还有相关的冗余设计方面,开展一系列技术攻关。未来将支撑更大吨位的飞船进入太空,让航天员进入太空更方便、更快捷、更舒适、更安全。
百吨级重型火箭越来越近
为满足未来载人月球探测、深空探测等任务需要,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重型运载火箭也正在研制中,预计将于2028年首飞。
一型重要火箭诞生前,必须经历论证、立项等过程。专家告诉记者,立项前,有一个深入的论证阶段;立项之后,不同的研究阶段还要开展大量相关工作。以长征五号火箭为例,从“863”计划开始到2006年立项,倾注了几代航天人的心血。
目前,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已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实现多个“国内第一”和“世界首次”。未来,重型运载火箭综合性能指标将达到国际运载火箭先进水平,可以满足较长一段时期国内深空探测、载人月球探测等重大科技活动的任务需求。
捷龙三号预计2022年首飞
除“长征”系列外,“捷龙”系列也将逐步登场,主要面向商业航天发射任务。2019年8月17日,捷龙一号遥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升空,并且将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举标志着“捷龙”系列商业运载火箭正式登上舞台。
始终以“高性价比、高可靠、快履约、快发射”为目标,“捷龙”系列固体运载火箭旨在为国内外商业卫星用户的星座组网、补网、载荷验证等提供可靠、便捷、经济的专属发射、定时定轨道发射和搭载服务。
其中,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面向商业航天发射市场全新推出的一款中型固体运载火箭,定位于中小型卫星星座的快速组网发射,计划于2022年年中首飞。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为四级固体运载火箭,起飞重量约140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1.5吨,适应陆基及海上快速发射,可72小时内完成星箭技术准备和发射任务。
据悉,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将是我国运载能力最强、整流罩包络空间最大、发射场适应范围最广的新型固体运载火箭,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商业运载火箭型谱。目前,捷龙三号已转入工程研制阶段。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责任编辑: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