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当代文化 文学

“鳖胡子”面

2021-10-20 00:43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梅雅平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由于“鳖胡子”用料精良,使得其质地筋韧、厚实壮口,肥而不腻、清汤素雅。这样一碗美味的民间小吃,有着悠久传承的历史。宋太宗走后,男人问女人,皇上给咱做的面片起的啥名字啊?

□ 田玉堂

人这辈子最难忘掉的是家的味道。这味道,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家风、礼俗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乡愁……

在正阳县吃一碗有着浓浓乡愁的面食——“鳖胡子”面,别有一番滋味,让人回味悠长。

“鳖胡子”,顾名思义,就是像鳖的胡子(裙边)一样稀有、珍贵。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是它用料优质。正阳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适中,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光能资源。用正阳优质小麦面粉为原料,手工制作而成的面食,类似于烩面,但又不同于兰州的拉面、陕西的刀削面,是淮河流域一种纯地方、区域性的风味主食。

二是它制作讲究。一碗筋道的“鳖胡子”面,需要和面、醒面、擀面、下面、煮面多道工艺。和面时在面中加入生鸡蛋清和淡盐水,然后滴上芝麻香油,经反复揉搓,达到筋韧程度。将和好的面放在瓦盆里,放置半小时至一小时,这样醒过的面质地筋韧。把醒好的面切成若干等份,用擀面杖擀到五公分宽、两公分厚的条状。下面时,用两手拽住面片的两端,把面均匀扯拉至二三尺长,平稳放入烧沸的锅中。“鳖胡子”之香,功夫在汤,汤料一般选择大骨高汤、鸡汤,待汤烧至滚开时,趁着大火将事先炸好的葱、姜、蒜等佐料倒进锅里,大约煮上5分钟即可出锅。

由于“鳖胡子”用料精良,使得其质地筋韧、厚实壮口,肥而不腻、清汤素雅。这样一碗美味的民间小吃,有着悠久传承的历史。关于它的传说,民间代代相传。

相传北宋宋太宗登基不久,淮河流域发生洪灾,民不聊生。宋太宗轻装简从,南下淮河,视察灾情,赈济灾民。在赈灾返回汴京途中,走到正阳县城西的熊寨镇王大塘村时,官兵已是饥肠辘辘。为不扰民,宋太宗令随从在村边起灶做饭。一农户夫妻俩了解到他们是赈济灾民的,十分感动,就主动帮忙。男的挑水,女的和面,又把家里鸡宰了两只。女的把面片擀好后,又去菜园摘来青菜和十香草。不一会儿,一大锅鸡肉面片端到官兵面前。宋太宗品尝后大加赞赏,问道:“这叫什么饭?”女的答道:“鸡肉面片。”宋太宗感叹道:“今天在这里能吃到这么好吃的面片,真是‘陛福至’(皇上的福气到了的意思)啊!这面片就叫‘陛福至’吧!”说罢,宋太宗令随从给他们夫妇一些银钱便离开了。宋太宗走后,男人问女人,皇上给咱做的面片起的啥名字啊?女的把“陛福至”说成“鳖胡子”。就这样,“鳖胡子”面在正阳一带流传下来。

数百年来,“鳖胡子”在正阳县村村落落的面锅里翻滚着,滋润着父老乡亲世代繁衍,表达着正阳人民热情诚实、厚重礼让的博大情怀。

“鳖胡子”已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品牌,更承载了正阳人的一份沉甸甸的乡愁。

作者简介:田玉堂,男,1964年5月生,正阳县铜钟镇汪庄村人,百余篇新闻作品获得省、市好新闻奖,现就职于正阳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