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国内

墙上的密码,心中的誓言——红军标语见证不变初心

2021-09-25 20:47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孔浩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他小心翼翼地剥开石灰层,红军标语保存完好,字字清晰。“当年,红军是为老百姓谋幸福的,你们来搜集和保护他们当年写的标语,也是为老百姓做事。”这是红军当年写在酃县十都镇晓东村一户农家的标语。

新华社记者丁锡国、袁汝婷、余春生

井冈西麓,罗霄深处,革命的火种在这里燃起。

湖南炎陵县(时称酃县,后改为现名),属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核心地区。90余年前,红军在此书写大量标语,唤起工农,激励军民,开展革命斗争。

是旗帜,更是号角——战火纷飞的年代,写在土墙上的文字,为何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又为何能历经风雨,保存至今?

标语背后有故事。故事里,有共产党人成功的密码,更有刻在人民心中的誓言。

言出必行,有诺必践

25岁的周介甫,毅然烧掉了自家的山林地契。他要把所有土地、粮食和财产分给贫苦农民。

那是1928年3月,酃县中村乡,3000余人聚集的一场军民诉苦大会上,这位地主家庭出身的共产党员,以一把火,燃起革命的决心。

周介甫身后,中村乡的房墙巷弄,到处写着“打土豪分田地”“有田分才(有)饭食”的红军标语。

“红军是工农的军队”“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创阶段,红军每到一地就会书写大量标语,让人民群众了解什么是共产党,了解党的政策主张。

彼时,在“八分半山一分田”的酃县,红军访贫问苦,发现绝大多数田地掌握在地主手中,农民交租耕田,田租超过亩产一半,民不聊生。

一场轰轰烈烈的“插牌分田”运动由此拉开序幕——

没收土豪劣绅的土地,由农民协会按家庭实际情况商定分配方案,一夜间,田土插上了写有农户姓名、面积、四界的小竹牌。

曾有亲历者回忆,一些分得土地的农民手捧泥土长久跪地、热泪盈眶,还有人夜晚就睡在田里……在一些村庄,千百年来饱受剥削的农民,在共产党带领下,翻身做了主人。

“月儿落西日出东,我们这里几时红?几时分得好田地,不还租债不受穷。”这首酃县口口相传的民谣,记录了当时人们对红军的信赖与渴盼。

当地的一些乡村老宅上,多年后仍保留着“红军主张不交租、不还债、不纳粮”“实行土地革命”等标语字样。

这些标语,见证土地革命的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已是古稀之年的炎陵县水口镇水西村村民陈志平说,自己是“共产党分田养活的孩子”——因为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他和四个兄弟姐妹才能吃饱饭。

爷爷陈青云告诉他,秋收起义后,工农革命军来到水口镇休整、借宿。当时,水口镇传唱一首歌曲:“工农革命军,纪律最严明,爱护老百姓,保护小商人,说话要和气,买卖要公平,借物要归还,损坏要赔银……”

如今,炎陵县仍保存着“红军不损坏工农一点东西”等标语,共产党军队善待百姓的优良作风清晰可见。

“爷爷说,共产党的队伍,标语怎么写,就真的怎么做。”陈志平说,“他们不占老百姓的床铺,就睡在屋檐下,临走前还帮忙挑水灌满水缸,把屋子打扫干净,吃了家里的红薯,会把钱留在灶台上。”

言出必行、有诺必践的红军赢得了民心,“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更让老百姓相信,跟着共产党才能过上好日子。

寥寥数字的标语,凝聚起民众强大力量。有亲历者撰文回忆当年情景:“锣鼓震天响,标语贴满墙,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儿郎,昨天拿锄头,今日上战场。 ”

初心所系,民心所向

酃县农民石世林生前说什么也不肯拆掉塌了半截的旧土墙,因为,上面有一条“保巩红区,发动群众”的标语。

20世纪30年代,游击战争时期,时任湘粤赣特委书记兼游击支队政委的周里,在石世林家院墙上写下标语。红军主力长征后,国民党军队烧毁了石世林的房子。房屋的上半截墙体倒塌了,写着标语的下半截还在。

重修时,石世林拒绝了筑墙师傅“拆旧砌新”的提议,决意将新墙垒在半截旧墙上。去世前,他再三叮嘱后人:墙不可拆!至今,这堵标语墙还保存着。

20世纪50年代初,经文物部门普查,酃县尚保有红军标语1万余条。历经激烈持久的敌我斗争,这些标语为何能大量保存下来?

因为石世林的选择,也是无数老区人民的选择——

1930年春天,红七军在石洲村村民黄海古家中写下“拥护苏维埃政府”等标语。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闯进黄家,责令他限期清除。黄海古心中不愿,思索许久想出办法:在标语上刷了一层厚石灰。新中国成立后,他小心翼翼地剥开石灰层,红军标语保存完好,字字清晰。

白色恐怖下,策源乡良桥村的刘山春老人为保护主屋外墙上的“工农红军万岁”六个字,紧挨着墙体砌了一间茅屋,把标语遮得严严实实。1951年,为了让保护多年的标语重见天日,他又专门请人将茅屋拆除。

炎陵县霞阳镇江家试馆被称为“红军标语楼”。数十年里,这栋二层小楼几易其主,最拥挤时曾住过两户三代二十几口人,可墙上密密麻麻的红军标语至今完好无损。

49岁的刘红梅记得,20世纪70年代,母亲带着她和妹妹等搬进江家试馆,定下家规:墙上的标语谁也不许碰。母亲生前一直自己开窗、晾衣,就怕子女干活毛手毛脚,把墙上的字碰坏了。

2011年,炎陵县建成了全国第一家集中保护和展示红军标语的专题博物馆——红军标语博物馆。此前,文物工作者们在全县境内以先进技术完整揭取了339条标语,用于馆内展陈,其余的就地保护。

普查、揭取和保护标语的过程历时数十年。其间,许多炎陵百姓一家几代宁居陋室也不拆屋重建,主动寻到文物保护部门提供线索,自愿配合工作,未曾提过任何要求。

什么样的力量,能让无数人有如此相同的默契?

“看见标语,就像看见了红军;守护标语,就守住了共产党带给老百姓的希望。”红军标语博物馆馆长杨双艳说。

见字如面,守诺如初

2016年,潘军平第一次见到帮扶对象凌飞耀。20多前,他和凌飞耀的父亲有一段特殊的际遇。

20世纪90年代,时为工农红军在酃县革命活动纪念馆工作人员的潘军平等5人,负责普查县域内的红军标语。他们花了近两年时间,靠着自行车和一双脚,走遍所有乡镇,勘查拍照、测绘记录,有时一出差就是一两个月。

在垄溪乡仙坪村农民凌昌甫家,潘军平发现了标语。那是1934年,两位红军战士路过时在房屋阁楼外墙上书写的。两位战士书写完标语后在凌家借宿。第二天一早,两人悄无声息地离开,给凌家留下了自己的口粮。

“当年,红军是为老百姓谋幸福的,你们来搜集和保护他们当年写的标语,也是为老百姓做事。”凌昌甫说。

7年前,凌昌甫的儿子凌飞耀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机缘巧合,党员潘军平成了他的帮扶责任人。

此后,潘军平经常上门走访,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帮助凌飞耀发展产业、修缮房屋、解决饮水困难,还给他送来黄桃苗,请技术员上门指导。

地处罗霄山脉深处的炎陵县,因交通不便、田地贫瘠,曾经贫困程度较深,2010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2970元。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口不足8万的炎陵,有近3.8万人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8年前,当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潘军平和许多党员干部都怀着同一种使命——

这是一场告慰先烈的决战。

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凌飞耀种下5亩黄桃,孩子顺利完成学业并参加工作。2017年,他成功脱贫,如今每年仅黄桃销售收入就有四五万元。

潘军平常常会想起,20余年前,在炎陵山水间,他和同事寻到一条条标语,有的年久脱落,有的字迹斑驳,可每一次,他总是心潮澎湃,仿佛看见写下标语的人就站在面前。

“从五十几个人发展到9000多万人,共产党为什么壮大?老百姓为什么跟着共产党走?”潘军平说,“因为我们一代代接力,一直在做同一件事,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为民谋福,鞠躬尽瘁。革命战争年代,炎陵先后有5任县委书记壮烈牺牲。2019年,时任中共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殉职于脱贫攻坚一线。黄诗燕生前一心扑在黄桃扶贫产业上,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共产党是为无产阶级饭吃衣穿屋住的党。”这是红军当年写在酃县十都镇晓东村一户农家的标语。黄诗燕曾在这条标语前久久驻足,他说:“这么多年,我们的初衷从没变过。”

标语如誓言,一一兑现:炎陵成为湖南首批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如今,当地黄桃种植面积近10万亩,全产业链收入超20亿元,数万名桃农增收受益。

山水存浩气,血脉永相连。从浴血奋战,到求索小康,再到踏上新征程,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炽热滚烫。

责任编辑:孔浩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