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向阳开 高风亮节为人民
摘要:李东海 李东海,今年70岁,1969年入党,现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平县关心下一代办公室副主任、西平县复兴博物馆馆长。韩俊颖 韩俊颖,西平县文成中学党支部书记。
记者 许静 通讯员 宋东亮
百年光辉历程,百年丰功伟绩,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国的蓬勃发展,所作出的优异成绩回答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新时代领航向前的不竭动力,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在党的领导下,西平人民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巨变,见证了我们党带领的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了更好地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本报特推出西平县优秀共产党员事迹,让我们一起回望西平党史中的百年荣光。
于秀民
于秀民,1902年8月4日生,西平县芦庙乡芦庙街人,1924年3月在开封参加国民党,1925年1月21日由同学孟丙昌介绍在中州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第一名西平籍中共党员,曾任中共中州大学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后被选为中共河南省委候补委员。
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发动全国性的反帝运动,于秀民受中共河南省党组织指示,回西平发动和领导反帝爱国运动。1926年8月,他第二次奉党组织指示和旅汴学生一起回西平做党的宣传工作,同谢华生等人在县立一小以举办暑期补习班为名,向进步师生传播马列主义。
1926年秋冬之间,他去睢县工作。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河南政局急剧恶化。中共河南省委调于秀民任豫西地委书记兼任洛阳县委书记。1939年,曾帮助李先念训练干部,为抗日准备人才。日寇投降后,冀鲁豫行署成立邮政管理局,于秀民任副局长。新中国成立后,于秀民到邮电部从事财务工作,80年代在国家邮电部顾问岗位上离休,1994年3月27日在北京病逝。
宋亚民
宋亚民(1915年~1965年),又名相宾,河南省清丰县永固集人,父、兄均为中共党员。1933年,他考入清丰县简易师范,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他进山西省华北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1938年至1945年8月,他先后任清丰县、滑县抗日救国会组织部部长和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等职。在此期间,他被国民党第五军邱清泉部悬赏缉拿,在党组织和群众掩护下脱险。1945年10月至1946年8月,他先后任卫南县委和道口市委组织部部长。
1948年2月,中共西遂县委和爱国民主政府成立,宋亚民任县委书记。他率县大队、党政人员在仪封、合水、吕店、出山一带打游击,发展人民武装力量。县大队由80人发展到600人,并建立仪封等4个区人民政府。8月,中共西平县委成立,宋亚民任县委书记和信阳地委委员。11月15日,他率县委、县民主政府人员进驻西平县城。抗美援朝开始后,在城东关广场召开动员大会,他侃侃而谈,连讲数小时,与会者近万人默然静听,无一人退场。会后,许多青年踊跃报名参加志愿军。1953年8月,宋亚民被分配到河南省建筑工程厅工作,后调省人委工业办公室、省地质局工作,1964年病休,1965年7月患心肌梗死逝世。
张子燎
张子燎(1920年1月~1952年10月),西平县合水镇人,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西平县行政委员会主任、抗日独立团政委、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等,为西平夺取抗日斗争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1938年,抗日救亡怒潮席卷中原大地,西平县文化抗敌委员会战时服务团成立,张子燎投身其中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工作。1939年1月,战时服务团被国民党西平县政府强令解散后,张子燎奔赴当时中原革命的中心——确山竹沟,成为一名新四军战士。1939年8月,他被分配到豫鄂挺进纵队5团2营4连任政治指导员。1942年2月,他晋升为营教导员。
1945年5月初,西平县行政委员会成立,张子燎担任行政委员会主任兼政委,组建西平县抗日独立团。1945年8月,西平县民主政府成立,张子燎任县长。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西平县抗日独立团改编为新四军新编第10团,张子燎任政委。改编后,部队奉命南撤至桐柏山区。
新中国成立后,张子燎先后到湖北省委和利川工作,1952年任湖北省恩施行政公署副专员,在赴任途中不幸遇难,时年32岁。
李东海
李东海,今年70岁,1969年入党,现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平县关心下一代办公室副主任、西平县复兴博物馆馆长。
李东海同志1968年入伍服役,曾经是中央警卫师张思德连的一名战士,在毛主席身边做警卫工作,先后10多次被评为师、团模范党员、标兵等。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他时任连副指导员,带领连队官兵参与毛主席遗体保护小组的警卫工作。2002年退居二线后,根据组织安排,他负责西平县关心教育下一代和西平党史资料收集工作。20年来,他多方收集自1925年西平建立党小组至今96年间1800多名老党员、老红军、新四军老战士、抗日老兵、离休老干部、抗美援朝英雄、省级以上英模、县级以上干部的事迹材料、照片、录音录像等红色历史资料。2010年,李东海同志在西平县委老干部局的大力支持下,在自家宅基地开工建设博物馆。中央广播电视台军事频道2020年11月拍摄专题片,宣传复兴博物馆坚持义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事迹,并先后被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海外版、河南日报等2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李留成
李留成,河南鼎力杆塔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在带领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他坚持“人才强企”理念,致力引进和培养了各类人才,努力打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近3年来,引进大学生38名、中高级技术工人110名。先后出台了《关于对企业管理、技术人才的激励措施》《中高级职称人员管理办法》等政策,把个人业绩与薪酬、职位挂钩,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形成一个弹性十足的人力资源控制系统,进一步强化了人才队伍建设。公司每年在生产一线开展“首席员工”和“技术能手”竞赛活动,对选拔出的焊工、组装工、钳工“首席员工”每月发放津贴500元,奖励股权1万元;对“技术能手”每月发放津贴200元,奖励股权5000元。2009年进入了国家电网公司招标,成为“国家队”的一员。公司连续3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年度纳税龙头企业”,“鼎力”牌杆塔荣获“河南省名牌产品”称号,并被授予“2008河南产品质量管理卓越企业100强”。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优秀省管专家”“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
康爱芹
康爱芹,西平县公安局政治办主任。工作以来,她先后在办公室、看守所、拘留所、控申股、政办室工作,曾任拘留所副所长、控申股股长。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她逐步总结出加强民警日常思想教育“疏导三法”,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始终坚持“不越位”“三公”原则,不徇半点私情,把德才兼备的民警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激发民警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开启了公安队伍建设新篇章。
她从点滴小事做起,将局党委的各项从优待警政策落到实处,在局党委和民警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逢年过节,她及时组织慰问困难民警职工及值班民警;同事结婚生子,她及时送去问候与祝福;同事患病遇到困难时,她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予以帮助。她多次被评为市公安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市公安机关巾帼建功优秀女民警、省公安机关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省公安机关优秀党务干部、河南公安百名优秀女民警等,连续6年被县委评为优秀组工干部,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3次。2016年被省委表彰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代红艳
代红艳,西平县海蓝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她是一个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女强人,敢想敢干,大胆创业,怀着为家乡发展献一份力的抱负,2015年返乡创业,在西平县五沟营镇王阁村成立了西平县海蓝牧业有限公司,建设集蛋鸡饲养销售、蔬菜种植销售、有机肥生产、大田托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同时,她依托产业优势,流转21户贫困户土地68.196亩,累计支付贫困户土地资金409176元;实施大田托管项目,托管全县10个乡镇3万多亩土地,托管244户贫困户土地1217.45亩,带动贫困户年增收在1000元以上;通过就业帮扶带动贫困户11户35人,人均年增收5000元。通过金融扶贫方式带动五沟营镇17个行政村390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通过入股分红方式带动师灵镇等25个行政村708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600元;通过村集体经济项目扶贫,带动全县8个乡镇52个行政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90.7万元。代红艳同志饮水思源,用一颗对党和事业的忠心,带动更多的农户走上致富之路。2021年,她被省委表彰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张爱琳
张爱琳,西平县盆尧镇于营村党支部书记。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她经常带领村“两委”班子虚心征询老干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解决他们的困难。她始终坚持“让村集体先殷实起来,让农民先富裕起来”的理念,带领全体干部群众招商引资,先后创办、发展了打火机配件生产厂、塑胶厂、面粉加工厂、家具厂、电子配件厂、砖厂等11家企业,年创产值450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1000余人,并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农民工工会。现于营村年收入在3万以上的养鸡户有30多家,年出栏生猪在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50多家,并成立了于营村养鸡专业合作社。
她凭着对党的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的敬业精神,带领全村干群积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使于营村从原来的瘫痪村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红旗村。于营村党支部先后被命名为省、市“五好”村党支部,于营村先后被命名为省文化大院试点村、市文明村、红旗村。张爱琳先后被授予全国和河南省“三八”红旗手、全国和河南省劳动模范、省巾帼建功英雄、省新长征突击手、市致富女状元、市“双强”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还被选为市党代会代表、人代会代表和省人大代表。
柏延云
柏延云,西平县高级中学高级教师。从教近二十载,他始终对党的教育事业充满着激情与理想,被誉为党员路上的“模范人”、学科路上的“带头人”、学生眼中的“贴心人”。工作中,他自觉践行党员标准,从大事着眼、从小事做起,汶川地震积极带头捐款1000元,2014年协助县红十字会呼吁为患白血病大学生王冲募捐5万多元,每年还积极参与扶贫募捐和国家助残日捐款等公益活动。2012年8月,他撰写的论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在江西《都市家教》杂志上发表,并被评为“全国教研成果一等奖”。学生杨金燕性格孤僻,学习目标不明,时有轻学厌学思想。经过他的耐心引导,杨金燕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2012年顺利考入西安外国语大学。
“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他坚信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就一定能让桃李香满天下!2016年,他被驻马店市委表彰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
韩俊颖
韩俊颖,西平县文成中学党支部书记。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在教育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了28个春秋。她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一直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职任教期间,她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中,勇挑重担,吃苦在前,时刻想教职工所想、急教职工所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以良好的师德形象、独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广大师生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她严谨自律、作风扎实,生活上节俭朴素、不骄不躁、作风严谨、遵章守纪、廉洁自律、廉洁从教,从不以职务之便贪图个人利益。她为人谦虚谨慎、谦和低调,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善于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她以身作则,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团结和带领全体党员教师,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她胸怀大局,乐于奉献,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2017年韩俊颖被评为全市践行“两学一做”先进典型。
冯琦赟
冯琦赟,西平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他工作踏实、服务热情,急病人所急,帮病人所需,千方百计为病人排忧解难,多次为病人捐钱买药。在西平县人民医院儿科办公室里,一块块镜匾、一项项荣誉见证着冯琦赟工作的成绩和付出,一封封感谢信、一面面锦旗述说着冯琦赟的医技医德和患儿家属对他的感激之情。冯琦赟德艺双馨已成群众的口碑,在社会上广为传颂。
工作中,他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连年被评为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及医院先进个人、文明服务标兵、科技拔尖人才、特殊贡献个人、全市十佳医生等。他所带领的科室连年被评为先进科室及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先进集体、“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2008年被驻马店市卫生局定为市重点专科,2010年被河南省委表彰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本版图片由西平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