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壶仙观村思壶仙
汝南有座天中山,古人谓之“天下之中”。登临天中山远眺西北,十里桃花缥缈处,有个叫壶仙观的村庄,村中有壶仙观景点。明朝到清初,“壶公仙迹”被当地雅士推为“汝南十景”之一。
壶仙观在城北15里,是汝南费长房遇仙处(今黄庙村西1000米)。相传有树高数十丈,壶公悬壶于其上,又名悬壶观,修观是为了供奉费长房的师傅——壶公。
壶公何许人也?壶公,又名玄壶子,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也没有人知道他多少岁。壶公会道术,善用符给人治病,是东汉时期的卖药人。传说他常悬一葫芦于肆头卖药,“药不二价”“治病皆愈”,每天药金收入万钱。壶公得钱后,只留下三五十钱自用,其余都随手施舍给街头挨饿受冻的穷人。市罢,辄跳入壶中,一般人见不到他。有文字记载:“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谓曰壶公。”壶公乃身怀医技、乐善好施之隐士医者也。
壶仙观最初来源于《后汉书·方术列传》。说费长房是汝南一位管理市场的小官,一日,正于楼上饮酒,见一卖药老头趁人不备钻入其携带的小壶内。费长房就拜神仙老头为师,学得医治众病、鞭笞百鬼、驱使社公的技能,后骑青竹杖回故里,投杖成林,云游四方,悬壶济世。明朝王世贞写的一首《壶仙诗》,详细介绍了壶仙观的故事。诗曰:“昔有汝南白头翁,手提玉壶称壶公,壶中美酒十万斛,桃花树树骄春风。长房小儿错狡狯,三试不过同沙虫。我今但入不肯出,一醉天地无终穷。”清朝知县王元梅,对本辖区内的风景名胜了如指掌。他写费长房遇壶公后在葛陂投杖成林的故事,让人遐思不已。诗曰:“认识悬壶一老翁,长房于此迂仙踪。葛陂投杖都成林,却恐乘云夜化龙。”
相传壶仙观有榕树高数丈,壶公悬壶于上,因此得名悬壶观。壶仙观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建造,观、庙、祠一体。宋朝时扩建称壶公观,也称壶公祠。壶仙观在唐宋年间名噪一时,文人雅士竞相传颂。在很多文人的诗词中,皆可窥见壶仙观的踪迹。如苏辙的《蔡州壶公观刘道士〈并引〉》、宋朝陈师道的《壶公观大木》、秦观的《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吕南公的《出蔡州》等。其中,宋朝的祖无择写的一首《题蔡州壶仙观》被《四库全书》收录并作了题记。题记中说,壶仙观院内因“有仙榆数十株,亦名大木观”。诗曰:“莺老花残过禁烟,杖藜闲步到壶仙。仙家本是无尘地,别有风光一洞天。”
驻马店现存两处壶公和费长房的遗迹,一处是平舆县东和店镇仙翁庙,是当地人为纪念费长房行医期间涉葛水不幸溺亡而建的仙翁庙,世代祭祀(也有说费长房丢失护身符,被众鬼所杀);另一处是汝南壶仙观村的壶仙观,纪念的是壶公和“仙子”费长房(“仙子”一词,在神话传说中形容品德高尚、智慧非凡、高雅脱俗的女子,也可指男性的仙人)。
《道经》曰:“或有诸仙子,符禁咒术功,除殃遣鬼魔,以求大道玄。或有诸仙子,海上驾青鸾,度运归仙道,以求大道玄。”壶仙观里有了壶仙,才有汝南人费长房投师;有了“仙子”费长房,才有了恒景(汝南人,费长房的弟子)汝河斩瘟魔、百姓饮菊花酒、登高插茱萸过重阳节的民间习俗。
岁月不居,时过境迁。壶仙观村还在,壶仙、费长房、恒景都隐入了历史深处。后人在壶仙观原址新建的三间道观,少了故人、古树、观、庙、祠等融为一体,自然也就缺失了神秘的仙气氤氲。清朝《汝阳县志》纂修者之一李根茂写了《壶仙观怀古》,读来让人唏嘘不已。诗曰:“壶仙观旁汝水涯,魏帝南征驻翠华。铁骑夜嘶淮海月,牙旗朝卷朗山霞。颓垣历落生秋草,老树阴森噪暮鸦。却以当年开宴日,柏梁高咏亦堪夸。”
壶仙观村的壶仙观近两千年来之所以生生不息,除了故事情节接地气外,最主要的还是歌颂了医者和道者救人于困苦病痛、为芸芸众生悬壶济世的高尚情操。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