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文化资讯 文化风采

永远的“西北角” ——新闻巨擘范长江在芦庄的最后岁月

2021-04-01 08:12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刘银霞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范长江采访毛泽东。(资料

    记者采访尚大福。

    纪念碑。

人 物 档 案

范长江(1909年~1970年),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我国杰出新闻记者、新闻学家。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参加了香港《华商报》的创办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范长江历任上海市管会副主任、解放日报社社长、新华社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科协党组书记等职,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科学技术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91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表彰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

文/全媒体记者郭建光

3月27日,刚刚回到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史专家张威教授,还沉浸在前不久来到范长江先生蒙难地确山县瓦岗镇芦庄村实地考察时的情绪波动之中。

作为一名研究新闻史的专业人员,多年来他在埋头书海晨昏颠倒的日子里,每每从书堆中抬起的目光都会投向深邃的太空,遥想一代新闻界骄子波澜壮阔一生最终命殒芦庄的悲怆,他心头都会交织着复杂的情感,也更加坚定一定要来到先生蒙难地拜谒的信念。

在确山县委宣传部的支持下,最终张威教授在豫南春暖花开的时节,一步步迈向位于薄山湖上游的芦庄。一场春雨过后的芦庄生机勃发,柳树吐出鹅黄,春水潺潺,野鸭翔集,锦鳞游泳,白鹭轻盈的翅膀划过清凌凌的水面,飞过一片片挺拔的水杉林,盘旋在为纪念中国新闻事业的先驱范长江先生而立的纪念亭上空,一声长鸣,在空旷的天空与逝去的岁月呼应,最后停驻在那株白花盛开如烟似霞的棠梨树上。满树的花朵犹如一场隆重的祭祀,树冠倔强地挺向祖国的西北角,而那个方向正是先生奔赴革命圣地传出震惊世界的前线报道的地方。

被棠梨树伏下身子拥抱着的这座小亭子,承载着无数新闻后辈的惦念与追思。

作为薄山湖的源头,水边的芦苇从早春的萌芽到深秋的白花,都是一道别致的风景。而50多年前,范长江踏入这片森林茂密、河流纵布、群山环绕,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穷山村的时候一定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无边的芦苇荡。

清明时节雨纷纷。我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与确山县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马勤功一起冒雨来到芦庄凭吊新闻界前辈范长江的时候,田野上麦苗返青郁郁葱葱,一片片黄得耀眼的菜花成为这个时节最美的怀想。在“五七干校”旧址,虽然历经几十年的风雨侵蚀,但“文革”时期刷在墙上的标语依稀可见。

范长江是我国现当代新闻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在30年代出版的《中国的西北角》一书,曾震撼全国上下,现在仍被视为经典之作。他还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领导人,先后担任过新华社总编辑、人民日报社长等多种新闻界要职,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而对一代新闻骄子范长江的追忆,成为无法忘却的纪念。

一支笔书写永远的“西北角”

范长江,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他是除美国记者斯诺外,以正式新闻记者名义进入延安的第一人,同时用手中的笔向全国报道红色区域的真实情况。他强烈的时代感、正义感,生动形象的描写,旁征博引、妙趣横生的笔法,永远追求新闻真实的执念,给后来者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1935年7月,年仅26周岁的范长江只身一人,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名义,从四川成都出发,开始了他著名的中国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当时,中国工农红军正在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由于国民党反动派专横的新闻封锁,红军的情况很少为外界民众所了解。红军北上对整个中国政治动向的影响,成为范长江当时最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

范长江此次考察旅行,西达敦煌,北至包头,全程2000多公里,历时10个月,足迹遍布川、陕、青、甘、宁、内蒙古等地区。他吃过的苦受过的罪,还有满怀的一腔豪情,都成为最艰难的时刻支撑他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的坚强决心。

他的旅行游记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在全国引起很大轰动。在游记中,他首次向全国广大读者公开报道了红军及其二万五千里长征,对人们了解红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时间洛阳纸贵,《大公报》因此影响力大增。这些游记后来汇集成册,以《中国的西北角》为名出版,在几个月内连出七版,一时成为脍炙人口的畅销作品。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范长江从包头抵达宁夏银川。12月17日,他搭乘欧亚航空公司飞机抵达兰州,随后,又由兰州进入举世瞩目的事变中心西安。在那里,他通过杨虎城将军找到周恩来。1937年2月6日,范长江在博古和罗瑞卿的陪同下,驱车前往延安。2月9日晚,毛主席在延安窑洞会见了范长江。毛主席与范长江彻夜长谈,详细阐述了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与毛泽东的彻夜长谈,让年轻的范长江近距离感知一代伟人的胸襟与抱负,从而思想上发生了重要转变。

范长江所写的《陕北之行》,打破了蒋介石的新闻封锁,以极大的热情,向国统区的广大读者介绍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生机勃勃的面貌,宣传了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37年,在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新闻界同仁为推进新闻战线的抗敌斗争,决心要进一步组织起来。1937年11月4日,《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和新闻界同仁胡愈之、夏衍、碧泉、恽逸群、章汉夫等一起会商,决定成立组织“中国青年记者协会”(简称“青记”)。11月8日晚7时,该协会在上海举行了成立大会,范长江等5人被选为总干事,同时还决定出版发行会刊《新闻记者》等。到1940年时,该协会已发展会员156人,分会32个。可以说,“青记”在中国新闻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1939年5月,由周恩来介绍,经中共中央批准,在重庆范长江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将“青记”成立的日子定为中国记者节。而范长江新闻奖,则更说明了范长江这位中国新闻巨人的地位。1991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作为对中国优秀新闻记者的最高荣誉奖励,它也激励着将新闻事业当作自己生命的新一代新闻工作者,以充满激情和责任的心态来面对党的新闻工作。

一代新闻巨匠在芦庄的日子

范长江为何来到芦庄?他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度过怎样的最后岁月?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看了军委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要求全国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也要批判资产阶级”。这一指示被称为“五七指示”。1968年,在“文革”的特殊形势下,全国各地开始大办“五七干校”。据统计,中央、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及各省共创办五七干校106所,下放干部、家属十余万人,仅河南南部就有中央各部委创办的五七干校三十多所。“五七干校”选址大多为劳改农场、国有农场、林场所在地。国家科委确山五七干校就设在驻马店薄山林场芦庄林区,于1968年开始选址、建设。

    纪念亭。

1969年3月,被定性为“反革命”、已遭长期关押的范长江随国家科委首批500名干部乘火车到达确山火车站。从确山县城到芦庄没有公路,他们乘解放牌卡车走确泌公路到邢店后,顺河道而下到芦庄,五六十里崎岖的河道和山路,整整走了一天时间。到达目的地时,人们早已疲惫不堪。第一批到达五七干校的人分为两班,一班300人搞劳动生产,一班200多人搞基建。范长江在基建队,主要任务是建房子。

据张威教授介绍,当时送范长江一起来到确山的有一名中国科协的工作人员,目前已经96岁高龄。据这位老同志回忆,刚来到确山,范长江对他说,“确山我知道。”说明他对确山并不陌生。

85岁的李长俊是薄山林场芦庄林区职工,是当时薄山林场留下看护山林的五名职工之一。李长俊说,他们这五名职工也住在五七干校院里,为此与范长江等许多人都熟悉。范长江平时不多说话,一有空儿就看书、读报。范长江住在五七干校宿舍南排中间,四人共处一室,睡的木床。其中一人每晚休息时,总是一盆水洗了脚再洗脸。另两人似乎不太爱看书报。每当夜晚有书报送来时,范长江总是第一个拿起来阅读。

“他爱读《人民日报》,每每看到报纸上的内容会陷入沉思。”李长俊回忆,他有一次与范长江说话。“你在这多少年啦?”范长江问。“我1958年就在这儿。”李长俊回答。范长江特意交代他:“不要和我走这么近,对你不好。”

李长俊告诉记者,那时候干校的人还经常到各村义务劳动,劳动结束再晚也不能在村民家吃饭,都回到干校吃。

芦庄村村民尚大福,是当年芦庄大队木材加工厂的工人,加工厂与五七干校一墙之隔。尚大福说,范长江除干苦活、脏活、累活外,主要是行动不自由,处处都有人跟着,有空就受批斗。就是排队打饭,范长江也得排在最后边。到夏季,五七干校的人大都可以到果园和菜园里摘桃子和西红柿吃,也可以到群众家中聊天等自由活动,而范长江不能。

每到晚上,五七干校都要组织政治学习和“斗私批修”,范长江也就成了活的“反面教材”。范长江站在那里,其他人围坐在四周。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言,发表对“反革命”的仇恨、对“最高指示”的忠诚。

“我当时也在那儿,范长江就谈自己的经历,叫啥都做了啥事。他说:‘入党是周恩来介绍的,你说我反党想说啥就说啥。我不可能反党的。’”李长俊回忆,菜园里一年四季的蔬菜有韭菜、萝卜、白菜等,范长江浇大粪的事情是有的,有时候用三轮车推着去菜地,“他是个不小的官儿,至于他会不会感到羞辱委屈,我想是有的。”

“1970年,有两个接受改造的年轻人意外去世,其中一个大学毕业生给稻子打药后去洗澡,走到河中间被浪头打翻没能救活。眼睁睁看着接受过大学教育的青年人不幸去世,会不会对范长江的内心造成影响,俺感觉是有这个因素在里面。”李长俊说,一日三餐平淡日常,馒头蔬菜,中午有一顿肉,因为干校种的有果园,养的有猪。

“中午吃完饭休息一会儿,也就二三十分钟,然后一个个搬着小板凳到地里薅草。”李长俊回忆。

在确山五七干校大门前五六十米处,有一个菜园子,菜园旁边是一口深7米、直径为1.4米的水井。

1970年10月23日,早晨起来,五七干校的监管人员突然发现范长江不见了,忙和负责监管他的人一起查找。“当时没有叫我一起去找,但听去找的人回来说,在菜地边的那口井里发现了范长江的尸体,当时已经浮在水面上了,他穿的还是那身中山装。”李长俊说,“当时他要是想开一点,再有个一二十天干校负责人就换了,他也就不会走到投井自杀这一步。地里有好几口井,只有那个井是浇菜地的井,井口狭窄,跳进去不能翻身,说明他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跳下去的。”李长俊至今对范长江的死亡惋惜不已,而范长江去世前的一周刚刚度过他的61岁生日。

一代新闻巨子以一个这样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干校的人找来几个村民,把范长江的尸体用塑料布裹着,抬到离干校七八百米远的一个山涧里,草草掩埋了。”李长俊说。

四个抬着范长江尸体的村民中就有尚大福。“当时只在山坡的背阴处挖了一个很浅的坑,干校的人就让我们挖土往范长江脸上填埋。我说,不兴土打脸。”尚大福嘟囔着。“可是没有棺材怎么办?”干校的人问尚大福。“我是干这个的(木匠),家里有几块板子。”尚大福在得到默许后就找来几块板子衬在尸体两侧,然后在尸体上盖了一块薄板子就封土了。

1976年春天,范长江的儿子范苏苏到芦庄在尚大福的指引下将父亲的遗骸移走,临走给尚大福一些生活用品,随后安葬在上海西郊青浦区的福寿园墓地。

1978年12月27日,范长江平反大会暨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邓颖超、聂荣臻、胡耀邦、廖承志、粟裕、沈雁冰等同志,分别送花圈和参加追悼会,胡耀邦同志代表中央致了悼词。

沧桑巨变告慰先生英灵

风景秀美的芦庄村拥有耕地1500亩,现在以种植红薯、夏枯草为主。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如今的芦庄村日新月异,今非昔比,板栗林沿河而长,水泥路四通八达,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村卫生室村民足不出户家门口可以看病,大舞台逢年过节铿锵的锣鼓响起来,欢快的秧歌扭起来,人们的日子火起来。村里有扶贫产业基地,许多留守妇女可以在这里打工补贴家用,又不用离开村庄使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有着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芦庄,正通过村两委一班人的努力,在帮扶单位的帮扶下,不断提升服务管理质量,促使芦庄的乡村游进一步优化,增强美丽芦庄辐射带动能力。着力挖掘芦庄村的本土文化元素,建立以五七干校旧址、驻马店农校旧址、158部队旧址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线,逐步丰富乡域内乡村旅游业态,加大农副产品的价值转化,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旅游文化内涵,促进农旅深度融合。

在范长江罹难处,那座为杰出的新闻工作者、社会活动家范长江修建的纪念亭前,不时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者与新闻工作者前来追忆凭吊范长江的丰功伟绩。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长江的二儿子范东升与张威教授,就范先生是否两次来过确山进行过一场对话。范东升表示,为了探究他的父亲是否在1949年之前(特别是新四军)时期到过确山,他特意就此事追问过大哥范苏苏。范苏苏在回复中明确:“我今晚(3月27日)查了手头关于新四军时期资料,没有爸爸当时去过确山的记载。他在新四军时已经很有名了,如果去过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应该有记载。”

范长江即便之前没有来过确山,也在与彭雪枫将军的交集中对那时震惊全国的确山暴动,对暴动的领导者之一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只是,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因一场浩劫,用另一种身份来到这里,最终命殒芦庄。

2014年,据时任驻马店日报总编辑的韩祖和考证,范长江追随彭雪枫采访抗战,帮助过彭雪枫在竹沟创办《拂晓报》。在我党、我军新闻史上占有重要一页的《拂晓报》,是彭雪枫将军亲手创办并培育起来的。1938年9月29日,在彭雪枫的倡议下,《拂晓报》在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创刊。彭雪枫兼任党报委员会主任,亲为《拂晓报》题写报头、撰写创刊词。

远在延安的毛泽东专门为《拂晓报》题写了“坚持游击战争”六个大字,并在给彭雪枫的信中说:“《拂晓报》看到几期,报纸办得好,祝同志们继续努力,做出更好的成绩。”

1938年10月1日,遵照周恩来的指示,新四军游击支队在“小延安”竹沟成立,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同日,率部向豫东敌后进发。

范长江领导的“中国青年记者协会”和“国际新闻社”,选派著名记者李洪、任重于1939年冬和1940年春先后到豫皖苏边采访,并通过“国际新闻社”和宋庆龄主持的“保卫中国同盟”把《拂晓报》寄往国外。同时,《拂晓报》通过前苏联领事馆驻上海的办事机构,发行到前苏联、蒙古、美国、加拿大等国,参加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万国新闻报刊博览会”,开创了“传播最远,读者最众的黄金时代”。

1942年2月,范长江来到新四军四师师部驻地安徽省淮北市半城镇大王庄。范长江在彭雪枫师长的陪同下来到《拂晓报》临时办公地应邀作报告,对敌后办报谈了具体意见。范长江在淮北停留月余,与贺绿汀等为学员授课,范长江主讲新闻业务知识。

“横眉冷对众虎狼,俯首甘为牧牛郎。层层迫害骨愈坚,种种欺蒙瓦上霜。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坚持真理勇战斗,先生火炬照四方。”范长江这首纪念鲁迅的诗力透纸背,读之令人感怀,与其说是他从心底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不如说也是他一生追寻新闻理想的生动写照。他身上强烈的使命感与始终坚守的新闻操守与独立人格,至今散发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采访结束时依旧春雨淅沥。再次来到纪念亭驻足凝视着这一树白色的棠梨花,树朝着的方向正是那座范长江罹难的那口老井。亭子里立了一块纪念碑,碑文写道:“尊敬的范长江先生,我们永远怀念您。”落款:“确山县瓦岗镇芦庄村全体村民敬立。”

责任编辑:刘银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