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时代脉搏 唱响时代之声 ——写在第十五届河南省戏剧大赛举行之际
全媒体记者 郭建光
春风和煦,万物生长;锣鼓铿锵,大戏开演。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和第十五届全省戏剧大赛4月1日起在“千年古驿站生态文明城”“河南省戏曲之乡”驻马店如约举办。
河南省戏剧大赛是我省戏剧艺术最高规格赛事,每3年一届,已经连续举办了14届。全省文艺工作者自觉肩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重要时间节点,紧抓重大主题创作,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标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出了一批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精品力作。本届戏剧大赛,是对全省文艺队伍的一次大检阅,也是我省舞台艺术创作新成果的集中展现,是全省戏剧工作者共同奏响的时代旋律。
本届大赛,各地、各单位踊跃参与,参赛院团覆盖全省18个地市,包含省级文艺院团、基层文艺院团及民营文艺院团;参赛剧目类型多样,既有豫剧、曲剧、越调、京剧等主要剧种,也有四平调、蒲剧、落腔、罗卷戏、太康道情、大弦戏、柳琴戏等稀有剧种,还有话剧、人偶儿童剧、杂技剧等舞台艺术形式。
作为戏剧大市,我市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指导广大文艺工作者高唱发展主旋律,坚持紧贴时代脉搏、增强精神力量、抒写时代之声,力攀“文艺高峰”,创作推出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推动了驻马店文艺事业蓬勃发展。
驻马店,一个有“戏”的地方
西汉时期,汝南人桓宽整理的专著《盐铁论》,首开中国戏剧文学之先河,被郭沫若先生认为“走向戏剧文学的发展”,比宋金时期《西厢记诸宫调》早了1000多年。早在春秋时期,在今天上蔡、汝南一带的蔡地兴起的“蔡讴”,被称为戏曲音乐的源头,两汉时期传入宫廷。起源于南朝梁代的宫廷乐舞《老胡文康》有汝南人周舍“上云乐”中的歌舞。在中国戏曲走向成熟的宋、元杂剧时代,就有元代最著名的杂剧作家西平人李好古。被称为志怪小说鼻祖的新蔡老乡、晋代人干宝创作的《搜神记》写下了500多个传奇故事,至今仍为戏剧创作提供着丰富的土壤。明末,汝南罗卷戏兴起,到了清代演出红火,被称为河南豫剧源头。
历史上曾有20多个剧种扎根、成长在驻马店,如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汉剧、花鼓、豫剧、越调、曲剧、道情、宛梆、二夹弦、太平调、卷戏、锣戏、丝弦道、杠天神等。同时,中国戏曲有很多剧目取材于驻马店的故事,如《四进士》《梁山伯与祝英台》《李天保娶亲》《天仙配》《桃花庵》《古城会》《蓝桥会》《平蔡州》《杨靖宇》等。清代光绪年间,我市平舆人万道同不仅创立了“丝弦道”新剧种,而且一生新编或改编了很多的剧(曲)目,至今仍在不断上演的有《李豁子离婚》《柜中缘》等。
历史发展到20世纪,被誉为“现代豫剧之父”的樊粹庭改写了河南豫剧的发展史。樊粹庭对河南梆子这一普通地方剧种实施了全方位的改革,豫剧由此脱胎换骨,实现了质的飞跃。他一生新编或改编的剧目大约有60多个,至今仍有很多剧目盛演不衰。樊粹庭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河南的关汉卿”。
驻马店,一个有“梦”的地方
我市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9个、民营院团157个,从事戏曲表演的专业艺术人才近6000人,并涌现了一大批戏曲爱好者队伍,我市正在从戏曲大市向戏曲强市迈进。2018年底,我市一举获得“河南省豫剧之乡”的荣誉称号,为把樊粹庭打造成中国戏剧界叫得响的文化品牌和世界级文化名人,助推驻马店开发区关王庙乡早日建成河南豫剧特色小镇奠定了坚实的第一步。2019年,我市获得“河南戏曲之乡”称号。
近年来,驻马店涌现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一部部脍炙人口、昂扬着改革精神和时代气韵的精品力作,集中展现了驻马店文艺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动局面,充分展示出近年来文艺创作生产的阶段性成果。自驻马店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重点项目扶持以来,已扶持创作46部作品,对荣获省级以上奖项的30余部作品进行了奖励。在河南省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河南省第六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评选等多项省级文艺评选中,获奖作品数量均位居省辖市前列。其中,豫剧《陈蕃》《皇家驿站》双双获得河南省第六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尤其是我市倾力打造的新编历史剧《皇家驿站》,荣获第十四届全省戏剧大赛文华大奖,囊括了文华导演、剧作、舞美、表演等多个单项奖。新编历史剧《陈蕃》《皇家驿站》,现代豫剧《嫂娘·大娘·亲娘》等剧目分别获得第十三届、第十四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文华大奖,《皇家驿站》还获得了省、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桃花村》获得第七届黄河戏剧节金奖,创排的扫黑除恶题材现代戏《法网》,填补了该题材豫剧作品空白。拍摄制作了《洪河女儿》《吵闹亲家》、纪录片《大水记忆》《古树的红色记忆》等影视作品,电影《花好月儿圆》上线放映。我市组织创作的大型现代豫剧现代戏《樊粹庭》,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并进行首演。
我市先后实施了天中文艺名家、“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对驻马店籍文艺工作者开展的大型文艺活动提供资助、凝聚人心;坚持“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国内、省内知名艺术家来我市指导交流。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新创文艺作品征集评选,先后围绕“中国梦”“决战脱贫攻坚”“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新创文艺作品征集活动,年均征集戏曲、曲艺等作品300余件,其中大剧本50余件。
在第八届河南省优秀剧本征集评选中,驻马店组织申报作品12部,位居全省前列,新编历史剧《李斯与韩非》《大汉御史翟方进》入围获奖;结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创作了豫剧现代戏《追梦》《杏花寨》《金凤归来》等舞台作品,其中豫剧《追梦》《杏花寨》被省文旅厅列入2020年全省脱贫攻坚题材重点加工提高剧目,进一步鼓舞了全市文艺工作者和艺术院团的创作热情。
在2020年疫情期间,我市组织文艺战线工作者,创作推出河南坠子《可别光怨俺》,戏歌《中国加油》等抗疫文艺作品一万余部(首),其中60余部(首)作品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纳。
驻马店,一个有“品”的地方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驻马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艺术创作工作,做出了“文化强市”发展战略和“以文化城”工作部署,相继出台一系列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措施,增添了南有“皇家驿站”、北有“豫剧小镇”的规划。为了推动精品创作,市委、市政府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市文艺工作座谈会、促进会等,提出文艺繁荣发展“五大工程”(文艺精品创作、文艺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艺人才培养、特色文化基地建设等五大工程),大力实施市领导联系作家、联系艺术家制度,为我市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遵循、夯实了根基,为文艺精品创作指明了方向。
为了激发创作激情和发展活力,我市积极推进全市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目前,全市共有国有院团3个、转制剧团8个、民营剧团86个、民间班社250个,走在全省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前列。改革后,国有院团焕发生机,转制院团华丽转身,民营剧团异军突起,民间班社雨后春笋,形成了“层次分明、四位一体、遍及城乡、布局合理、管理科学”的新型管理机制,年均演出8400余场。弘扬豫剧团演艺有限公司长期扎根基层,开展惠民演出,2020年11月被中宣部、文旅部等表彰为“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我市连续承办第十四、十五届全省戏剧大赛,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中国农民电影节、重阳文化节、盘古文化节等文化节会活动,持续开展了“出彩驻马店·欢乐天之中”“舞台艺术送农民”“戏迷擂台赛”“文艺轻骑兵”进基层演出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在市中心人流密集场所设置了“戏曲角”,长期吸引广大市民和戏曲爱好者切磋戏曲艺术、交流戏曲文化、接触戏曲名家。
引领时代风气,文艺不能迷失价值方向;塑造民族之魂,文艺不能远离人民生活。此次戏剧大赛一如既往地重视文化惠民,所有演出票价均为5元一张,真正将戏剧大赛打造成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本届戏剧大赛既是全省戏剧工作者向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真情献礼,也是我省文艺工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开局。
生旦净末丑,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非一日之功。日新月异的驻马店,风景这边独好。第十五届全省戏剧大赛的锣鼓铿锵,共有63台剧目参加现场终评,涉及14个门类,连续演出33天,所有剧目将从4月1日至5月7日在驻马店进行集中展演,平均每天演出两场。这是我省近年来集中展演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戏剧活动,将为广大观众献上丰盛的艺术大餐。各家院团的演员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最终花落谁家,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刘银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