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载一船秋色 平铺十里湖光 ——访著名山水画家杨超众
对于生活在上蔡的山水画家杨超众来说,他的学画经历简直就是一部悬疑剧——从小没有跟着专业老师学画的经历,更没有非同寻常的天分。他不是一个天才,在他成名前周围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究竟在干些什么。可是,清贫的生活与耐得住寂寞的心灵终究会回馈给这个孜孜不倦的人以惊喜,全国画展屡获大奖,与他一贯为人的低调形成个性鲜明的对比,甚至从网上至今为止找不到任何一篇关于他绘画经历的文字与图片。在去年秋季,记者来到李斯故里,与山水画家杨超众面对面来一次心灵的对话。
文/全媒体记者 郭建光
耳濡目染,青葱少年爱绘画
从何时学画,最早跟着哪个老师,这些记忆对于杨超众来说,甚为模糊。
“实话说,我的老师是儿时那些张贴在皮肤上的张贴画,几分钱一张的纸片放在嘴边哈些热气然后贴在手臂上,轻轻拍一拍揭开就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那些人物,鸟兽,强烈的色彩对比都在我的心底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小画实在是太小,无法描摹,我就跟着感觉,看一眼脑海里有个初步印象就开始下笔。竟然也有模有样。”杨超众从小就跟着一个做木匠的叔叔,看他在家具上作画,感觉特别神奇,简简单单的油漆在叔叔手下用极为简单的工具,比如一个气球、一块破布,竟然在家具上变幻出鸟兽虫鱼的形象。
“叔叔从未教过我如何在家具上作画,有一次我尝试着拿起气球学着叔叔的样子在油漆上依凭感觉作画,竟出现意想不到的画面。这对我而言是触动更是机缘。这告诉我只要用心,专心,就会在喜欢的事情上做出些成绩。”小学的时候开始写大字,杨超众下笔就惊呆了教书法的老师,而小小年纪的他不以为然,“咱根本就会,不能和同学们比,那样不公平。”
后来他在纸上学画,买不起颜料,就研磨红砖青砖,等到砖块变成齑粉,然后用画笔在纸上作画,这些红砖、青砖磨碎的颜料在他笔下竟然变得勃勃有生气。再后来,能够看得懂绘画的书,认得一些文字,他就注意收集书本、报纸上的图画,然后依葫芦画瓢跟着学。
一句话,真要问他有没有绘画老师,他说有,看什么画什么;没有,确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绘画老师。
绘画奇才,雨打芭蕉天下知
后来,他从农村学校考入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学的专业是工艺美术,这似乎与他心目中渴望的绘画专业相去甚远。可是再不济的环境也抵不过内心的热爱,杨超众初生牛犊,每一次作画都吸引同学围观,而他在别人赞美的同时内心暗暗想,我原本就画得好,如今更不敢懈怠。
过不多久,高年级的绘画上崭露头角的几位师兄开始与他接触,大家在一块作画学习,很多高年级同学看过杨超众的画连连说:“超众,你一定跟着专业老师学过,真好!”他也不过多解释,依旧勤奋有加。
在他18岁那年,他一路过关斩将,用一幅《夜雨霏霏》的花鸟作品冲进全国美展,这幅花鸟画承载着一个年轻人的梦想与斑斓的内心世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毕业后进入上蔡文化馆朝九晚五上班的杨超众开始审视自己今后的人生。他把眼光转向山水,可是上蔡一马平川,除去平畴还是平原,没见过山如何画山?困顿的环境下,杨超众一时间踌躇万分,一丝焦虑几乎要压垮这个在艺术道路上执着追求的年轻人。
像周围的人一样,杨超众刚上班租房居住,柴米油盐,结婚生子,平淡无奇。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妻子陈玲发觉丈夫无法融入绝大多数人的圈子,打牌、喝酒、蹦迪与他绝缘,他眼里心里看的想的都是画。
“我们结婚后经济拮据,可他的心就在画画上,再说我也喜欢看着一张白纸在他笔下变幻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作。那种感觉会让我多看他一眼。所以我就义无反顾支持他外出写生。”陈玲悄悄告诉记者。
矢志不渝,为伊消得人憔悴
郭亮村,以峡谷绝壁上人工开凿修建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西北60公里的南太行深处沙窑乡、与北面的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昆山村交界,以优美风景和多部影视剧的拍摄地闻名,被誉为“太行明珠”。2002年,到郭亮村写生,旅途迢迢,那个时候郭亮还不是景区,只有搞艺术的人三三两两搭乘公交车转拖拉机,最后步行上山。
“放下工作,放下家庭,拿着家中积蓄写生,我无法不珍惜这样的机会。我每天早上让房东多煮两个鸡蛋带着上山,然后画到黄昏步行回去。”他的作画精神感动了房东,房东说自己见过的画家无数,可是肯这么用功的画家他是第一个。
“你静静地在一个万籁俱寂的环境下作画,只有陡峭的山崖与无言的树木在与你对视,偶尔从山谷升腾的云缥缥缈缈,使得自然山川若隐若现,这种慢慢浸润心间的感觉无比神奇,也使得我对自然有了瞬间的感悟,这种感触影响着我绘画的走向。”经过后来无数次的反思与考究,杨超众逐步发现中国画中山水画还可以赋予其更多的艺术拓展空间,“我的名字里有个超字,那我就尝试一下,坚持一下,突破一下,为心中那个魂牵梦萦的执念搏一把!”
第一次到郭亮村写生,他心中激荡万千,笔下更多的是山川的宏大与意向,第二次来郭亮村写生,他更多地关注每一个细节,山岚烟云的变幻无穷,山崖的非比寻常,四季轮回的悄然变化,都在让画家笔下的太行山有着更具独特意味的艺术拓展与人生况味。
再后来他到北京跟着名师学习,视野更加开阔而通透,2008年以后的几年他埋头作画,甚至几个月不下楼。
“说实话他陷入绘画的天地里已经无法自拔,作为家里的半边天,我一定做好贤内助,给予他力所能及的支持。那几年他的画作屡屡获奖,随着知名度提升,也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这在我看来是他这个绘画路上的老黄牛感动了缪斯女神,苦尽甘来。”陈玲说这番话时,言语里透着开心,如今她的大儿子也学习美术准备来年的高考。
废纸三千,躲进小楼成一统
短暂的交流,杨超众的谦虚与慎言令人刮目相看。在他的画室一页页翻看他的写生作品,似乎打开了一扇认知眼前这个画家的窗户。
被虫啃食的芭蕉叶托起一串孕育希望的芭蕉,巉岩下的山居秋暝,流泉飞瀑下的人间烟火,浪花飞溅中的扎根大地的褐色石块,你说这些平常的写生是速写更是积累,可我看到的是一个散发着艺术气息的灵魂在山水田园间的轻声叹息。
如今的杨超众颇得驻马店美协掌门人薛水生赏识。杨超众向记者讲述许多年前的一件事儿,那时开全市美协理事会,会议间隙薛水生特意找到当时的上蔡县美协主席陈子贞耳语,询问“超众来了没有”,并叮嘱让他会后找他。
这对于当时的画家来说既震惊又惊喜。他们素不相识,见面说啥,有啥可说?怀着忐忑的心情他找到薛水生,得到对方对其绘画上的肯定,那种惺惺相惜的情怀,让杨超众深感遇到知音。
经过无数次在自然山川中写生,经过无数次与自然灵魂对话,经过无数次躲进小楼向自己开刀,纠结过后是更透彻的感知,感知过后是更广阔的绘画天地。超众,在一步步超越自我的过程中,逐步抵达艺术的彼岸!
责任编辑:刘银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