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国内

从“省港”到“湾区”: 大珠三角的 百年“红色足迹”

2021-01-27 08:40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刘银霞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如今,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之上,已建立起了省港大罢工纪念馆。“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推动广州、深圳‘双城’联动,充分激发‘双区’建设的整体效应、集聚效应、协同效应、战略效应、辐射引领效应。”

新华社电(记者 邓瑞璇)广州市越秀南路东园横路3号,一座红色的小楼静静矗立在高楼间。

这里曾经是清末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的花园别墅。96年前,为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一场轰轰烈烈的罢工运动席卷广州和香港两地。它的领导机构——省港罢工委员会就驻扎在这里。

1925年6月,五卅惨案后,中共中央广州临时委员会和中共广东区委指派邓中夏、苏兆征等5人组成党团,到香港组织罢工。6月中旬,中共广东区委又指定冯菊坡、陈延年等6人组成党团,负责发动广州洋务工人罢工和组织接待香港罢工工人。

6月19日,香港的海员、电车、印务等工会首先宣布罢工,其他工会随即响应。罢工工人不顾英帝国主义者的阻挠和威胁,回到广东各地。广州沙基惨案的发生,更进一步激起中国人民的民族义愤,更多的工人加入罢工行列。

“省港工人运动是一家,两地工人互动联系一直非常密切。”省港大罢工纪念馆副研究员冯惠说。为有效地领导罢工,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共广东区委成立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罢工委员会,作为罢工的最高议事机关和最高执行机关。

这场大罢工持续了16个月,参与人数达到25万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省港工人团结一致,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斗争,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作出重要贡献,成为广州革命政府的有力支柱。

波澜壮阔的省港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领导中国革命运动的重要实践。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组织之严密,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工人运动史上也属罕见。

如今,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之上,已建立起了省港大罢工纪念馆。它见证着更多的工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队伍,成为党最坚实可靠的阶级基础;见证着中国共产党迅速壮大,成为凝聚人心、擎起反帝民族解放斗争旗帜的伟大政党;见证着党的领导下,包含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地区走向解放和发展的“红色足迹”。

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大批知名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和国际友人被困,面临日寇搜捕,处境危险。紧急关头,在中共中央和中央南方局领导下,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广东党组织及其领导的东江抗日游击队等通力合作,组织营救。这场空前的秘密大营救历时6个多月,通过海路和陆路两条秘密交通线,许多著名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得以安全撤离。

珠江水浩浩荡荡,奔流汇入伶仃洋。曾见证国家民族百年沉浮的大珠三角地区,在党的领导下,又书写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1980年,在党中央统筹部署下,深圳、珠海经济特区成立,“春天的故事”在这里唱响。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与港澳联系愈发密切,大珠三角地区开始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制造和贸易重镇。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开启了大湾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撑、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新的时代胜景在这里展现。

“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推动广州、深圳‘双城’联动,充分激发‘双区’建设的整体效应、集聚效应、协同效应、战略效应、辐射引领效应。”2021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如是说。

从“省港”到“湾区”,近百年来,大珠三角的一枚枚“红色足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引领全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奋斗历程,回响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动人足音。

责任编辑:刘银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