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光照进网络空间的每个角落
让阳光照进网络空间的每个角落
□许伟
近日,上游新闻客户端刊发了某地教师为讨要被欠的几个月的工资,在QQ群发“去教育局庆祝教师节”的消息,被当地公安部门以寻衅滋事拘留十日的相关新闻,引发网民的广泛关注。无独有偶,近日发生的某农民工吊塔挂白布讨薪的视频也引起了网民的共情。临近年关,各种另类讨薪的做法层出不穷,吸引着众人眼球的同时,也极易点燃网民的负面情绪,引发各种负面话题,进而形成一段时期的舆情热点。
舆情风险是政府部门需要高度防范的一大风险,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当掺杂着各种不实信息和网民负面情绪的舆情扑面而来,面临考验的不仅是各级主管部门的舆论引导能力,更是对政府公信力的一种考验。当前,互联网新的传播手段不断涌现,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任何事件(话题)均有可能在网民关注下不断放大,形成社会热点,并对有关部门乃至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如一些涉经济社会热点谣言,在网络的助推与放大下,容易误导舆论走向。还有一些舆情信息涉及面广、关注者众、煽动性强,易成为向线下群体行动转化的情绪铺垫。
在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和生成者的自媒体时代,如何把握时机、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不得不面对的话题。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对各地区各部门政务舆情回应工作作出部署。《通知》指出,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型传播方式不断涌现,政府的施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舆情事件频发多发,加强政务公开、做好政务舆情回应日益成为政府提升治理能力的内在要求。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对政务公开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要点》中政务舆情回应的要求更加细化,更强调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显示出中央对政务公开更新、更高的要求。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借助专业的力量加强舆情风险评估与研判,有助于提升政务舆情回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舆情风险评估能提前将可能发声的利益群体、各类群众关切话题进行研判,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了解事件真实情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舆情回应与处置措施。舆情分析研判有助于发现苗头性问题,从而做好应对预案,在舆论风波发生初期及时反应,将潜在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
近年来,有些地方舆情回应不专业,回应效果不佳,在一些热点事件中,回应或表态反而进一步加剧舆情汹涌。还有些地方遇事习惯于“不肯说、不尽快说、不说真话、事后说”等处理方式,不能及时回应公众的关切,引发次生舆情。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的互联网时代,舆情来了不是想躲就能躲得开。练好舆论引导的内功才是有效规避舆情风险的重中之重。
网络舆情暗潮汹涌,我们应熟练掌握互联网时代舆论生成及传播规律,增强舆情意识,建立健全政务舆情的监测、研判、回应机制。在着眼于舆情回应平息舆论的同时,应尽可能从根本上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化解矛盾。解决公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才是最有效的处置方式。
让我们携手同行,传递阳光的心态,抵制暴戾的言语,坚守理性的视角。愿阳光照进网络空间的每个角落,驱散舆情滋生的阴霾。
责任编辑: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