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王府往事(之四)
摘要:1646 年“四月初九日,有得蜡丸飞书告诸王同谋灭清者,同日太子、弘光、潞王、秦王等九王俱被戮于市”(陆圻《纤言》),崇王朱慈爚亦在其中。
赵新春
汝南县韩庄镇有一条寒溪河,河的北边有一座古寺——清凉寺,清凉寺原名大云寺,不知建于何时。民间传说,有一位皇帝曾在此休息,因为寺庙古木参天,格外清凉,皇帝便改寺名为清凉寺,今天的韩庄镇中学就是清凉寺的故址。2010年,有人在这里发现了一块名为“永寿禅寺”的青石匾额。匾的左边竖写“大明崇藩第七代”,“崇王”则散居于“永寿禅寺”四个大字之上,碑的右下角是篆体的崇国印章。由于在崇王府王位的传承中,崇昭王没有袭位而逝,他的封号是死后追封的,所以关于第七代崇王该是谁,意见也并不一致。其实,这块匾如果真的是崇王题赠,那这个崇王一定是朱由柜,而不可能是朱慈爚,因为朱由柜绝不可能把自己的父亲算在崇王继承的序列之外。
崇愍王朱由柜有三个儿子,长子朱慈辉、次子朱慈焜在汝宁府陷落后,与父亲一起被俘,并在泌阳县遇害。第三子朱慈爚,在崇祯十五年李自成兵入汝宁府城的时候,莫名其妙地逃了出来。从顾炎武《圣王本纪》附录中说的“命崇王二子侨居台、处二府”推断,朱慈爚逃出时好像还是一家子人。
朱慈爚逃亡后,一路颠簸,在崇祯十七年的春天,逃到了江苏淮安,并在那里遇见了同样从河南逃出来的福王朱由崧(洛阳)、周王朱恭枵(开封)、潞王朱常淓(新乡)。这天是农历三月初六,一开始他们寓居在船上,随着年纪稍大的周王朱恭枵客死船上,他们越来越厌倦船上漂浮不定的单调生活,搬进了淮安盐商杜光绍家的绾秀园,重新过起了醉生梦死的生活。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农民军攻陷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后面的煤山上吊殉国,他的三个儿子逃散民间。此时,尽管大部分北方土地被农民军占领,但南京和南方仍然在大明军队的统治之下。这时,作为大明王朝中央政府的南京官署终于发挥了作用。他们决定推选与崇祯皇帝血缘较近的明神宗的孙子福王朱由菘为皇帝,并在五月十五日于南京皇宫武英殿登基即位,次年改元为弘光,这就是历史上的南明。
崇祯十七年七月,因为继位仓促,有许多事要做,朱由菘命朱慈爚暂袭崇王位,处台州。十月十四,又令他寓温州。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二月乙亥,朱慈爚被弘光帝朱由菘正式封为崇王,成为第八代崇王,“命于福州府居住”,他的两个儿子则分别寓居于台州府和处州府。当时,北方逃亡到南方的诸王都集聚在吴中一代。虽然岁禄已无法比及从前的万石,但对当地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朝廷无奈,迫切需要将这些王爷分散到各地。也许漂泊太累,太想找一个地方安定下来,就在这个时候,崇王朱慈爚主动要求,派自己到偏远的福州府去锻炼一下。崇王的高风亮节,让朝廷非常高兴。于是,选派“刑科都钱增奉敕奖谕,以风励各藩”(《偏安排日事迹》卷十一),很快其他宗藩亲王,也被顺利封住到南方各地。
朱慈爚在淮安的船上与南明皇帝福王朱由崧抵足而眠,也与后来南明监国潞王朱常淓同舟共济,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安宁。随着弘光元年(1645)五月清军攻陷了南京,弘光帝朱由崧被俘,六月十四日南明监国、贪生怕死的潞王朱常淓奉表降清,杭州沦陷,南明政权已走向了穷途末路。倾覆之下的崇王朱慈爚惶惶终日,就像大海里的一叶孤舟,压根搞不清楚路在何方,也无法把握自己人生的航向,只能随波逐流,听天由命。就在此时,把持大清朝政的摄政王多尔衮为朱慈爚送来了救命的稻草。
为彻底让民间反清复明势力断了念想,多尔衮决定招降那些流落江南各地的明朝宗室。顺治元年五月初三清军进入北京不久,多尔衮连续下谕兵部,要求“至朱姓各王归顺者,亦不夺其王爵,仍加恩养”,“其朱氏诸王有来归者,亦当照旧恩养,不加改削”,并给予大明“亲王岁禄五百两,二字王四百两,镇、辅、奉国将军以次有差;中尉及有无名封,皆得与地二晌。”虽然不及大明待遇优厚,但对于养优处尊惯了,早就厌倦了颠沛流离,整天提心吊胆的那些大明末世王爷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当时周王(朱恭枵的儿子朱绍烿)寓萧山,惠王(朱常润)寓会稽,崇王寓钱塘,鲁王寓临海。多尔衮的弟弟多铎贝勒的招降书和人参、貂皮等礼物送达后,这些逃亡江南的大明王爷除“鲁王以道稍远,辞疾不至”外,“周、惠两王渡江偕崇王赴召”。
朱慈爚投降后,先是被送往南京,与曾经一起逃亡淮安的被俘的弘光帝——福王朱由崧、投降的南明监国——潞王朱常淓聚在了一起。同年七月,他们又一块被押送北京。崇王朱慈爚终于有机会回到了他祖上——崇简王朱见泽梦寐以求想回去看看的帝都,无奈此时江山已改,这里已是大清王朝的皇都。
倾巢之下,最后的崇王朱慈爚的心里,也许真的希望自己是一个普通人,能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活着,能像他童年时一样无忧无虑地在祖上封地汝宁府的土地上无忧无虑地活着。如今他已寄人篱下,寄居在满族大清王朝的天宇之下,作为旧王朝的王爷,他明白这种寄居朝不保夕。但他太渴望活着,这种渴望让他顾不得什么王爷的尊严,他只希望活着,哪怕是奴颜婢膝。顺治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用“故明崇王世子沐恩臣朱慈爚”的谦恭口气给清廷上表,向清廷表达忠诚,对大清对自己的恩养表示感激,甚至连清廷不承认的南明皇帝朱由菘给自己崇王的身份都不敢提及。或许他故意忘了,从受降的那一刻起,他就成了别人精心导演的戏里的木偶,线在他人手里,一笑一颦,他只需要做别人让他做的,戏的开始、高潮、低潮、落幕与他无关,最终的结局设定也与他无关。他要等的只是别人需要他这个木偶多久,选定在何时将这些木偶废弃或摧毁。
然而,大清的天下容留他们这些大明王爷的时间并不久。1646 年“四月初九日,有得蜡丸飞书告诸王同谋灭清者,同日太子、弘光、潞王、秦王等九王俱被戮于市”(陆圻《纤言》),崇王朱慈爚亦在其中。这个太子是被朱由菘判定为假太子王之明,但大多数人认为他就是崇祯皇太子朱慈烺,因为朱由菘已经继位为皇帝,如果太子是真的,按照祖宗成法,他必须要把皇位让出去。吃到嘴里的肉,朱由菘自然不想吐出来,于是他判定这个是假太子,就避免了尴尬。但占领南京的多铎不傻,进入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太子,有人告诉他这里没有太子,是一个叫王之明的人冒充的。为了避免江南民众再拿太子说事,他将这个所谓的“假太子”也押到了北京。被大清王朝恩养在北京的这些大明王爷出门都难,想同谋灭清,简直是个笑话。然而历史就是这样,此时已经没有必要辨别是非了。
确山出土的《崇昭王次妃李氏墓圹志》说天启六年崇愍王王妃黄氏生有一男二女,想必当时朱慈爚还没有出生。以此算来,朱慈爚被杀这年大概也就二十岁左右。
汝南的崇王府在明末李自成军攻入汝宁府时已经被焚毁,如今汝宁崇王的遗迹早已荡然无存。关于崇王,关于崇王府,我们只能在遗留的地名里,在点滴的文物里,甚至是在老辈人代代相传的传说里寻到一丝踪迹、一点影子,就像中国许多历史、许多地方一样。(完)
责任编辑:刘银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