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志愿精神润泽文明之花
摘要:当乐善好施、凡人善举成为一方人民的价值追求,当诚实守信、尊老爱幼成为当地人们的自觉行为,真善美的文明之花就会在此深深扎根。驻马店,就是这样一座城市。
以志愿精神润泽文明之花
记者 刘华山 见习记者 耿杨扬
当乐善好施、凡人善举成为一方人民的价值追求,当诚实守信、尊老爱幼成为当地人们的自觉行为,真善美的文明之花就会在此深深扎根。驻马店,就是这样一座城市。
时下,在这座享有“千年古驿站、生态文明城”美誉的城市,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他们活跃在主要交通路口、汽车站、火车站、公园,活跃在敬老院、福利院和社区困难群众家中,传播着爱和文明,传递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温暖动人的故事发生。近日,在交通路与平安街交叉口,正在值班的驻马店日报社志愿者们“偶遇”了一位愁容满面、口齿不清的老人,几经沟通,才确认老人迷路了。安抚老人情绪、给老人找地方休息、帮忙打电话报警,直至护送老人坐车离开。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小红帽”们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争相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一片美丽的花海,构筑成了能量超强、吸力超强的志愿服务“红色磁场”,吸引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俺社区的志愿服务项目真是好!每个月都有志愿者前来,理发、修鞋、维修电器、清洗地垫,样样不落,真是细心又周到!”在驿城区西园街道办事处文明社区,提起社区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居民称赞不已。
一个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物质与外表,还在于精神与内涵。近年来,我市积极创新载体,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内涵,围绕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持续推进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等重点领域的志愿服务,壮大了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擦亮了一大批特色品牌。
在志愿服务的“红色磁场”里,青春之光格外闪耀。郭可珂是黄淮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自从加入了“黄淮小红帽”志愿服务队,她便成了翟庄社区留守儿童眼里的“爱心姐姐”,变成了敬老院爷爷、奶奶口中的“好闺女”,还化身为助力创文的“文明使者”……
“愿以无私付青春,造福千万献真心”。郭可珂只是我市28万名投身城市建设、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领域青年志愿者的一个缩影。他们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正逐渐成为各类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
成就莫属望笑脸,感动世间众微尘。市天中义工联合自成立以来,不仅在扶老助残、社区关爱、慈善救助等方面开展公益活动,还在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投入较大的关注力,及时精准地做好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为和谐天中作出积极贡献。
“种类齐全的服务项目,为广大志愿者提供了广阔的参与平台。大家根据自身特长,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志愿服务项目向专业化和特色化提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积小美为大德,积小善为大爱。志愿者就像一团流动的火炬,走到哪里、照亮哪里。目前,全市已有各类注册志愿者82.7万余人,志愿服务队2311个,项目总数16837个。在市中心城区着力深化开展的“志愿服务乡村行”“周五志愿服务日”“做志愿表率·为党旗增辉”、千名志愿者服务中国农加工投洽会等活动,使志愿服务成为温暖天中大地的精神力量。
疫情期间,市委组织部从110个市直单位主动请缨、递交请战书的党员中选派430名志愿者,统一分配到市中心城区防控任务较重、难度较大的老旧小区、城中村等284个防控卡点,深入开展入户排查、卫生消杀、环境整治、卡点监测、宣传引导等工作,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红色”防线。
如今,这些曾经日夜鏖战在抗疫前线的党员干部战志愿者们,又带着热情与微笑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为创文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众力之所举,则无坚不摧;众智之所为,则无往不胜。以志愿精神润泽文明之花,必将为我市文明创建注入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柳浩楠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