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积极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
摘要:不仅如此,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驻马店大力开展“社会心理服务进企业”活动,通过线上和线下服务,全力帮助复工复产企业员工平和心态,积极为企业和员工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支持和行为指导,及时帮助员工缓解压力,提升心理能力,守护员工心理健康。
驻马店积极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
从“心”出发擘画发展“心”蓝图
《河南日报》记者 杨晓东 本报记者 滑清泉 周由
立秋处暑,上蒸下煮。8月20日,室外的天气仍然闷热。然而,走进西平县盆尧镇综治中心,却是一番温馨清凉的景象。私密温馨的谈心室、摆着沙盘道具的心理测量室、供拳打脚踢的情绪宣泄室……这里开展专业化社会心理服务的设施一应俱全。
在如今的驻马店,解矛盾有心理疏导、考试前有心理测试、离婚前有心理干预……社会心理服务贯穿于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心为治国之道,积极乃发展之源”。心理健康作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幸福安康,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近年来,驻马店坚持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进健康驻马店建设的重要抓手,成立了以市委书记陈星任组长、市长朱是西任常务副组长的驻马店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牢牢把握问题导向和工作导向,按照预防为主、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党委、政府领导和部门协作,探索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强力推进驻马店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让高质量跨越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成色更足。
被确定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全市所有县区均被确定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驻马店多年的持续发力终有所成,一套积极探索具有驻马店特色的可复制、可移植、可持续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已呼之欲出。
构建社会治理“心”体系
社会治理,要预警在先,从源头上预防问题的发生,这就需要建设一套成熟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面对这个专业性强且无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新课题,驻马店迅速统一思想、精准切入,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牵头、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指导思想,针对社会心理服务对象建立三级管理、防护制度,建好领导队伍、管理队伍、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立完善预测预警、社会心理服务、心理疏导、源头预防、危机干预等关键机制,把握住宣传普及、收集信息、排查筛查、疏导服务、救治救助等重点环节,全面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不仅如此,驻马店还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指标列入健康城市、平安单位和文明单位考核内容,并出台有关政策,把加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列入惠民工程。聚合力、凝众智、齐推进,截至2019年底,驻马店共有199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全市县、乡、村和各行业单位建成心理咨询室5401个。
综治中心的“平台”作用不断拓宽、网格化管理的“底座”作用不断夯实、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不断强化、人才队伍的“主力”作用持续发挥……一张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在驻马店建立起来,将社会心理服务的阳光送到社会各个层面、每个角落。
“解决好‘心’问题,就要构建好‘心’体系。”驻马店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是西说,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必须着力夯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根基,持续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持久开展。
完善心理服务“心”机制
8月20日,家住驻马店经济开发区的残疾人快递员宋建宇正在努力将快递搬到三轮车上,只有一条腿的他每年可揽件5万件。
“四年前因为意外截肢时,我几乎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如今,我只想好好干,争取明年开一家‘菜鸟驿站’。”谈及生活和心理的变化,宋建宇告诉记者,在他最落寞的时候,残联工作人员、基层网格人员、志愿者轮番为他进行细致的心理服务,让他重拾生活信心。
解了心结,心安和谐。新时代的群众诉求大多是利益和心理欲求的相互交织,就需要不断完善心理服务机制,全力做好正面引导和疏导化解。
近年来,驻马店着力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展示舞台,培育本地心理服务骨干队伍,促进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受益的长效运行机制。探索开展“驻马店市心理服务宣讲活动”,接受156名来自社会各界、各行业的优秀心理服务工作者及志愿者申请,组成公益性科普和技能培训团队——“驻马店市心理服务宣讲团”。
该宣讲团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广泛开展科普培训工作,免费向全市公众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简易实用的心理服务技能,推动形成了“关注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知晓社会心理服务、参与心理服务”的社会氛围。自今年6月17日开展宣讲活动以来,该宣讲团先后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开展30余场次宣讲活动,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不仅如此,驻马店还将心理服务全面融入残疾人工作中。结合残疾人工作特点,驻马店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积极倡导“残疾不残废、身残志不残”理念,建立健全心理服务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和服务网络,创新心理服务模式,有效激发了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去年以来,驻马店为全市10392名残疾人提供了服务,服务率达99.65%,受到广大残疾人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筑牢疫情防控“心”防线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汹汹来袭,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看不见的敌人除了无形的病毒,还有人们心理创伤和危机。
疫情期间,为扎实筑牢抗疫防线,驻马店及时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开辟疫情防控的第二战场。一条高效闭环、高速运转的“心”防线建立了起来。
驻马店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及时开通心理服务专线,组建了一支以接受过心理热线培训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和有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志愿者为主的专业心理援助热线队伍。疫情期间,通过热线来电,驻马店对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的重点人群实施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对全市9000多名来电者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对疫情期间的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人员、密切接触者、医护基层防控人员等3100多名重点人群实施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并对该市139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及密切接触人员进行了跟踪随访;通过驻心微信服务群推送心理健康知识1000多条,有效增强了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社会信心。
在此基础上,驻马店还抽调45名专家骨干技术人员组建心理救援医疗工作队,针对心理热线受理的部分重点人群和对受疫情影响的重点人群实施危机干预,并利用基层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现有微信群,层层建立形式多样的驻心服务微信群,开展疫情防控心理服务工作。
不仅如此,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驻马店大力开展“社会心理服务进企业”活动,通过线上和线下服务,全力帮助复工复产企业员工平和心态,积极为企业和员工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支持和行为指导,及时帮助员工缓解压力,提升心理能力,守护员工心理健康。
“唯有心安,才有民安。”驻马店市委书记陈星说,只有不断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改善个人和群体、社会的情感及行为,才能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驻马店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