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文化资讯 文化作品

夭庄小装 ——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瑰宝

2020-07-13 10:02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刘银霞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夭庄小装第十代传承人之一吕绍亭是一名退休干部,现任泌阳县方圆传统文化研究会民俗礼仪专业委员会评审主席、夭庄曲艺团团长。多年来,他积极参与小装表演,使这一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表演道具。

夭庄小装表演。(资料图片)

夭庄小装传承人向记者演示扛装过程。

文/图全媒体记者 郭建光 通讯员 周豫林

“看小装去!”每逢我国重大节日,位于泌阳县城西北15公里的双庙街乡夭庄村,很早就开始热闹起来。百余名表演小装的演员有条不紊地训练、彩排。对于万众期待的夭庄小装,它的历史早已经融入当地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更是当地珍存的活的文化标本。

这是怎样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又经历了哪些历史沿革?

历经200多年的历史演化

据说,夭庄小装表演始于清朝中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经过演绎、传承和改造,形成了独特的本土风格。其造型独特、服饰优美,加上铿锵有节奏的吹打乐相伴,气氛浓烈、场面壮观,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俗特征。且小装源远流长,深深扎根民间,扎根于当地文化历史之中,对于加强地方民族团结、构造和谐社会,丰富乡村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夭庄小装于2010年被泌阳县政府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已入选驻马店市第六批非遗项目。

1927年,夭庄就组建了民间艺术团。随着时代的变迁,该团时存时断,几经风雨,延续至今。现当地流传的“夭庄锣鼓地,越敲越富裕;锣鼓震天响,吉祥又安康;锣鼓响破天,户户都平安”顺口溜,足以说明这里民间文化的源远流长。

泌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吕绍亭表示,据村里老人们说,夭庄民俗表演以小装为主要内容,还伴有高跷、花船、斗驴、独杆轿等传统风俗表演。以前,由村上吕、倪等几家大户联合举办,延续传承至今已是11代了。近年来,每到春节期间,都会举行小装表演活动。每次活动有上百个大人、小孩参与,都不索取一分钱的报酬。

小装表演时,远远望去,长长一排身穿戏服高高大大的表演队伍如盛大的游街,伴随而来的是拥挤的观众与连连的惊叹声。表演者又长又宽大的衣服内其实藏有玄机。从外面看,行走的演员身上有大彩花或大花篮,儿童悬空站在花上或花篮上。儿童接有假腿假足。扛装人行进时,假腿假足配合鼓点前后摆动,真假难分,令人惊叹。夭庄小装是一种融戏剧造型和杂技娱乐表演为一体的大型民俗活动,其形式独特,分上下两层,下层扛装人为身强力壮的男性,上层为4~6岁儿童,他们均身穿戏服,手持道具,表演的戏名各有不同,各具特色。

入选驻马店市第六批非遗项目的夭庄小装,是一种融戏剧造型和杂技娱乐表演为一体的大型民俗活动。小装内容形式独特,分上下两层,下层扛装人为身强力壮的男性,上层为4~6岁儿童。扛装人和上装儿童上下总高4米左右,他们身穿戏服、手持道具,配合鼓点进行表演。

隐藏于民间的文化艺术瑰宝

夭庄小装是当地人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但随着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传统的文化内涵渐渐淡化,夭庄小装也受到了挑战和冲击。随着老一代民间艺人的陆续谢世,这一传统的表演技艺濒临灭绝。

据村里的老人回忆:夭庄民俗表演以小装为主要内容。“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办了,1985年春节复演,参与表演人员一百多人,有数万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演出。之后,因费用和劳力等问题,又停了多年。2015年春节期间,在村里的支持下,第10代传承人吕绍亭和部分艺人热心组织,四处筹款,重新复出。目前,夭庄小装演出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西游记》《穆桂英》《采桑》《樊梨花》等20余种。演员根据不同剧情化装成不同造型,表演者和护卫人员有百人以上。

据介绍,夭庄小装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加上鼓乐队吹打相伴,表演时锣鼓喧天,惊险奇妙,气氛浓烈,场面壮观,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俗特征,深受当地人民的酷爱。

历年来,在当地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和重大节日活动中,夭庄小装曾多次参加市、县、乡的公益演出,均得到上级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传承中迎来发展的春天据泌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周豫林介绍,由于历史原因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夭庄小装历经200多年风雨沧桑,近几十年来从沉寂中复出。但这是一个没有经济效益的项目,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持和保护,小装的捆法、上装出演以及各类基本操作规程,知者不多,有失传之虞。

小装架子用钢筋或铁板制作,由铁匠师傅用“红炉”锻造而成,分上下两层。下层“铁枷子”宽25厘米、高52厘米,椭圆形。在演出时挎在扛装人的脖子上,下到胸部。用红布扎带牢牢捆在身上。右肩接个20厘米长的拐子,再向左拐30厘米,正直扛装人的头顶。架子对接处阴阳组合,不用时可拆掉。

上层架子,从扛装头顶向上竖一根110厘米长的钢筋柱。柱的下端接在下层装架上,上头安装一个半圆形卡子,用两根相等的绳子吊着一个30厘米长的木板,上装儿童站在木板上,用布扎带固定在铁柱上,扎紧全身,上下两层装架高2米,扛装人和上装儿童上下总高4米左右。

表演时的乐器有鼓、锣、唢呐、竽、笙等。

夭庄小装第十代传承人之一吕绍亭是一名退休干部,现任泌阳县方圆传统文化研究会民俗礼仪专业委员会评审主席、夭庄曲艺团团长。他自幼爱好民间文艺,精通小装表演及曲胡、三弦演奏,长期开展对夭庄小装和大调曲子的研究。近年来,为传承、挖掘发展夭庄小装,他自筹资金5万元,购置小装表演用的服装、道具及装架制作。在原有5架装的基础上,2019年又扩大规模发展到9架,并综合配套有高跷、独杆轿、狮子、斗驴、花船杂耍。历年来在市、县和部分乡镇的重大文化活动和节日中,进行公益演出。他率领上百人,并亲自参加演出团队,使小装表演队伍规模扩大,影响四方,受到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和社会大众的好评。

夭庄小装第十代传承人之一吕景周,热爱民间文化,几十年来在夭庄小装表演上做出了很大努力。特别是将原装架视为家庭宝贵财产,对原装架保护管理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还精通小装的制作,展演时,负责服装道具及演出的策划、指导。他经常培训青年人,希望小装表演传承给下一代。

吕吉岱家族中的上几代都是夭庄小装传承人,他是第十一代传承人。多年来,他积极参与小装表演,使这一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我们是从小看小装长大的,那种新奇震撼至今记忆尤深。作为小装的传承人,我们更觉身上的担子重大,一定发扬传承好这一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吕绍亭正酝酿着下一场演出,在他眼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有着传统文化魅力的小装一定会走出夭庄,迈向更大的舞台。

责任编辑:刘银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