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良药——脑卒中健康教育之“合理运动”
摘要:然后,逐渐过渡到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对慢性病的保护作用最高,运动损伤或其它副作用最小),甚至高强度体力活动(对慢性病的保护作用最高,运动损伤或其它副作用几率轻微增加)。柔韧性运动:最好是每天进行,尤其是大强度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前后。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 李震
2016年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来自32个国家的INTERSTROKE研究结果显示,全球90.7%脑卒中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疾病、吸烟、酒精摄入、不健康饮食、腹型肥胖、体力活动不足和心理因素10项可纠正的危险因素相关。其中,脑卒中人群体力活动不足的有28.5%。
脑卒中后人群应该怎么设定运动方案,促进康复、预防复发呢?
一、运动强度的选择
首先,恢复脑卒中发生前的体力活动;
然后,逐渐过渡到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对慢性病的保护作用最高,运动损伤或其它副作用最小),甚至高强度体力活动(对慢性病的保护作用最高,运动损伤或其它副作用几率轻微增加)。
二、运动类型和项目的选择
1.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如中等强度:扫地、打扫院子、拖地板;跑走结合(慢跑成分不超过10分钟);乒乓球、排球、高尔夫球、保龄球等。
2.抗阻运动,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和质量。如:哑铃、沙袋、弹力带、健身器械等。
3.柔韧性练习,增加关节活动度,放松肌肉。如:太极、瑜伽、舞蹈等。
三、运动频率的设定
有氧运动:最好每天一次或每周五天,最少隔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视体能增加。
抗阻运动:每周2-3天,每天8-10个动作,每个动作三组,每组重复8-15次。
柔韧性运动:最好是每天进行,尤其是大强度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前后。
四、运动时机和时间的设定
运动应选择在晚餐后30-60分钟后进行;每次锻炼的最佳时长应该在45-60分钟之间,少于45分钟,效果减弱,大于60分钟,没有更高收益,而且不少会产生负效应。
五、运动的自我管理
1.运动时的目标心率=(220-年龄-静态心率)*TI%+静态心率;(TI通常为40%-80%)
2.运动时最大心率=220-年龄;
3.运动要尊重主观感觉,一旦出现不适,立刻停止休息;
4.运动时应注意保暖,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
六、运动应遵循的原则
1.有规律地持续锻炼;
2.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
3.加强自我检测,防止运动过量。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脑卒中后人群更应该积极适量运动,促进脑卒中的康复,预防脑卒中的复发。
责任编辑: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