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糖化”是在收“智商税”吗?
摘要: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抗糖化丸、抗糖口服液等产品,其主要成分包含鱼腥草、锐刺山楂、罗马洋甘菊、葡萄叶、桑叶、山竹果、余甘子等草本提取物,均无任何医学证据能够证明它们具有抗糖化的作用,属于赤裸裸的收“智商税”。值得声明的是,目前国内外没有任何抗糖化药品上市。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陈放
这两年,“抗糖化”一直是个有争议的火爆的话题,不少明星、网红分享护肤心得中指出要通过戒糖、使用抗糖产品来保持抗衰老、保持良好的肌肤状态。与此同时,抗糖丸、抗糖饮等相关产品层出不穷。“抗糖”是否有科学依据?“抗糖”产品是否真是有用?
根据各种抗糖产品宣传中所知:“糖化”是指“非酶性糖基化”,即体内的葡萄糖、果糖、乳糖等在没有酶催化情况下,与蛋白质、脂质或核酸反应,最终形成不可逆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这是糖尿病并发症、白内障、阿尔兹海默病、皮肤衰老等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所以,所谓的“抗糖”实际上是抗AGEs。
AGEs听起来虽然可怕,但健康人群能通过肾脏正常代谢清除,只有糖尿病患者以及自然衰老状态下,才可能大量蓄积。这也说明,青壮年人完全没必要“抗糖”,对于糖尿病人和老年人,则需要合理限糖,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
因此,对于许多明星、网红“彻底戒掉糖、戒掉碳水化合物,只用蛋白质和脂肪来替代”,人体生理代谢所需要的基本热量将得不到供应,长时间会产生记忆力减退、肌肉无力、脱发、低血糖昏迷等危害。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抗糖化丸、抗糖口服液等产品,其主要成分包含鱼腥草、锐刺山楂、罗马洋甘菊、葡萄叶、桑叶、山竹果、余甘子等草本提取物,均无任何医学证据能够证明它们具有抗糖化的作用,属于赤裸裸的收“智商税”。
值得声明的是,目前国内外没有任何抗糖化药品上市。对于年轻人来说,完全没有必要为了美丽而跟风折腾,如果为了保持身材适度限糖,避免油炸、烧烤等高油高脂的烹饪方式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责任编辑:闫继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