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命名新冠肺炎COVID-19 疫苗或18个月就绪
摘要:11日除通报论坛情况,谭德塞及世卫组织推特账户还公布了新冠病毒引发疾病的英文名称“COVID-19”,其中“COVI”为冠状病毒英文简写,“D”为英文“疾病”(Disease)一词首字母,“19”代表疫情暴发于2019年。
中新社日内瓦2月11日电 (记者 德永健)世界卫生组织牵头召开的全球研究创新论坛11日在日内瓦揭幕,冀望商定新冠病毒研究路线图,同日世卫组织还宣布将新冠病毒引发疾病的英文名称命名为“COVID-19”。
图为论坛期间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图中)、流行病和大流行病预警与反应司司长布里安德(左一)、突发卫生事件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右一)共同出席记者会通报论坛情况。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摄
当地时间11日上午,为期两天的论坛在世卫组织日内瓦总部举行。虽然云集全球400余位(线上和线下)科学家乃至公共卫生机构和部门、新冠病毒研究捐资方等各界人士,但论坛闭门举行,未对媒体开放。
图为论坛茶歇期间与会代表交流畅谈。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摄
按照日程,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和论坛合办方“全球传染病防治研究协作网络”(GloPID-R)负责人先后致辞,未能到场的中方科学家也在线上发言,阐明当前中国疫情形势和研究情况。
谭德塞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会议关乎科学,而不是金钱和政治。他提出一连串问题,如新冠病毒宿主是谁,传播率如何,传染期多长,使用哪些样本进行诊断和监测治疗,应对重症病例有何最佳诊疗方案,进行研究需要注意哪些道德问题,现在需要科学家“集思广益”回答这些问题,并确定可能还没意识到需要提出的问题。
谭德塞又指,当前抗击疫情缺乏工具,“我们没有预防感染的疫苗,也没有经过验证的诊疗方案”;今年1月初世卫组织启动研发蓝图,确定将几种已知病原体作为研究重点,但也包括“病原体X”的情况,而这种未知病原体“与我们现在应对的病原体一模一样”。
为抗击疫情,谭德塞呼吁科学家“团结、团结、再团结”,以公平公正原则共享样本和基因序列数据,最终商定研究路线图,由此研究人员和捐资机构可根据路线图统一行动。
在11日下午举行的记者会上,谭德塞再度重申,世卫组织期望的论坛成果并非“立即给出答案”,而是希望与会人员就“需要提出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商定研究路线图。
他同时表示,首款新冠疫苗“可能在18个月内准备就绪”,在此期间“我们并非毫无防备”,呼吁利用现有公共卫生干预措施遏制感染,“动用现有武器抗击病毒”,同时做好长期抗击疫情的准备。
11日除通报论坛情况,谭德塞及世卫组织推特账户还公布了新冠病毒引发疾病的英文名称“COVID-19”,其中“COVI”为冠状病毒英文简写,“D”为英文“疾病”(Disease)一词首字母,“19”代表疫情暴发于2019年。
对此谭德塞解释,世卫组织必须找到一个不涉及地理位置、动物、个人或人群的名称,而且名称要与疾病有关,还要易于发音,由此可防止使用不甚准确或污名化的名称;“COVID-19”为世卫组织提供了标准格式,这一格式可用于将来暴发的任何冠状病毒疫情。
责任编辑:刘银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