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放鞭炮的记忆
摘要: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地在街巷逡巡着,听到附近谁家院里响起了鞭炮声,就争先恐后地跑过去:一挂一百响或二百响披着红色外衣的鞭炮,挂在院中树杈上,燃着的鞭炮,闪着火光,冒着白烟,正噼里啪啦地由下到上依次炸响着。
□赵宏制
“爆竹声中一岁除”。童年的记忆里,每年大年初一的清晨我总是被一片爆竹声惊醒,兴奋地穿上睡觉前就叠放在枕边的新衣服,匆忙地加入拾炮的小伙伴们的队伍。
在我们豫南农村,每年的除夕晚上和大年初一的清早,饺子煮好后,家家户户都要燃放一挂火红的鞭炮,既代表着喜庆,又蕴含着祈福。“腊八祭灶年来到,女孩要花小子要炮”,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大部分农户生活不富裕,大人们没有多余的钱让我们买炮,拾炮则成了我们那时获得鞭炮的主渠道。
大年初一的清晨,天刚蒙蒙亮,已有勤快的人家煮好了饺子,燃放起鞭炮。接着,全村就会绵延不绝地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能持续一两个小时。童年时代的我们一会儿跑到东家,一会儿串到西家,争先恐后地忙着拾炮。
那时的农家,庭院比较简陋,大都没有院门,也少有围墙。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地在街巷逡巡着,听到附近谁家院里响起了鞭炮声,就争先恐后地跑过去:一挂一百响或二百响披着红色外衣的鞭炮,挂在院中树杈上,燃着的鞭炮,闪着火光,冒着白烟,正噼里啪啦地由下到上依次炸响着。
对于胆大的小伙伴来说,他们的拾炮近乎“抢”:刚燃着引线的炮,跌落下来,在地上哧哧地闪着火星,只见他们双手捂着耳朵,侧着身子,伸出一条腿,用脚快速地将那炮扒出来,敏捷地将那燃着的炮捻踩灭,旋即弯腰捡起,装入衣兜。这样的小伙伴拾的炮最多,大家都很羡慕他。
我是那种规规矩矩的拾炮者。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过后,灰白的硝烟还未走远,刺鼻的火药味还未飘散,我们就在落着一层炮屑的地上,弯着腰低着头瞪大眼睛仔细地找寻着。我们要找寻的炮有两种,一种是带捻的炮,一种是捻已燃尽不知何故没有炸响的炮。
拾炮不是目的,放炮才是我们要寻找的乐子。我们放炮的形式是多样的。我的堂哥是个放炮的高手,只见他右手捏着拇指般大小的红炮,左手持一截细香,小心翼翼地用那冒着轻烟闪着红火的香头,点燃炮捻,待炮捻快燃到炮根时,突然扬起胳膊奋力向上一抛,“啪”的一声,炮在寂寥的空中炸响,接着炮屑雪花般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大伙的尖叫声和欢笑声,也随着炮声在空中飘荡。
拾到带捻的炮毕竟是有限的,还有不少是没有引线的落捻炮。我们就将那些落捻炮的一头剥开,稍稍露出裹在炮中的引线,点燃后会喷出一股短暂的银白火光,如焰火一般,很好看。
三十年的时光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还了,大家都说,人啊年纪越大越怀旧,这是真的。如今,童年春节拾炮放炮的美好场景,在我记忆的长河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让人怀念!
近年来,春节禁放限放烟花爆竹的范围由城市逐渐覆盖到农村,千百年来“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习俗,也在与时俱进中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春节不放炮,年味似乎淡了些,但与能够“望得见蓝天,呼吸得到新鲜空气”这一关乎民生福祉的大事相比,还是值得的。
责任编辑:刘银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