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产业文化 文化乡村

地图说之 堪比都江堰 鸿隙陂(bēi)却灰飞烟灭

2019-12-06 09:03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刘银霞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鸿隙湖作为华陂镇曾经的地理标志,至今仍有很多以“鸿隙湖”命名的组织,比如鸿隙湖种植合作社、鸿隙湖商贸公司等,甚至华陂镇后赵村至今还活跃着一只鸿隙湖莲花秧歌舞队。修建这么大型的水利工程,以鸿隙湖命名鸿隙陂,尊义明显。

淮河环绕,城水相映。

万顷良田,鱼米之乡。

风景秀丽,人在画中。

漆雕开墓,嬉戏之地。

汝河美景,古香古色。

□全媒体记者柳杨

 陂,这里读作,蓄水曰陂。

驻马店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美誉。问起由来,很多客人听到的或许只是“禹分九州”说,或筑土垒石“三尺三,一步可登天”的天中山。

真正支撑起这一美誉的并不仅仅是这些。历史厚重的由来,离不开天中大地历史上一项对后世影响堪比都江堰的水利工程——鸿隙陂。

 发生在汝南的故事

1087年,北宋最没存在感的皇帝宋哲宗赵煦还在祖母的阴影下还没有掌权(就是这位没有存在感的皇帝,却打得西夏满地找牙,造就两宋辉煌年代)。38岁的秦观被派往汝南任蔡州教授(相当于今教育厅厅长)。

秦观,苏轼的得意门生,婉约派一代词宗,“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就出自他手。一般人读罢秦观的作品,会把他想象成一个柔和多情的白面书生。但实际上他长相勇猛威武,家祖是南唐武将出身,脸颊有浓须,如钢铁侠。

还有一个传说广为流传。苏轼胞妹苏小妹相中了秦观,新婚之夜出对子考新郎官,对上了才能进洞房。最后一个对子的上句是“双手推开窗前月”,秦观被难住了,在庭院池塘边久久徘徊。苏轼躲在一旁看得心急,捡起一粒小石子丢进塘内,水珠溅到了秦观脸上。秦观一下子开了窍,朗声对答:“一石击破水中天”。

当时汝南正逢水患,此情此景,秦观甚是感慨,赋诗《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其一:

茫茫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烧痕。

千点湘妃枝上泪,一声杜宇水边魂。

遥怜鸿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贼负恩。

粉堞女墙都已尽,恍如陶侃梦天门。

秦观登城眺望,汝南水灾后汝水奔流、烧痕新绿,灾区家散人亡、拭泪招魂。“遥怜鸿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贼负恩”,痛说的正是西汉末年翟方进为相,上奏废除汝南水利工程,从此水无归宿,贻祸无穷,诗人追忆往事,哀伤愤慨。

这里说的水利工程,就是鸿隙陂!

不过,秦观对于翟方进的指责,估计是习惯性思维。翟方进,上蔡人氏,本身就是这一水利工程的受益者,怎能有意毁坝?作为公元前1世纪的政治家,距离秦观所处年代1000余年。这,相当于让我站在现在去指责“靖康之耻”。

鸿隙陂,造成了天中在两汉时期的辉煌

为什么说鸿隙陂的作用和后世影响堪比都江堰?

我们先把鸿隙陂的一些基本情况弄清楚它起源于何时?本情况弄清楚::它起源于何时?规模多大?位置何处?又是何时消失的?

因为仅存的物证少之又少,只能从学者的研究中来分析,但不乏有学者或承袭旧说而不加考辨,忽略了历史背景和地理条件,或另辟新说而证据乖谬,脱离史实,妄加推断。记者也只能从烟波浩渺中理出一二:

起源何时?普遍说法是汉武帝亲临黄河瓠子堵口后兴建。但近年有学者考证,汝南在战国时期文化繁荣,在上蔡还发现一处春秋晚期具有渔猎聚落特征的遗址。根据以上内容推断,鸿隙陂兴起的年代应早于西汉时期,可能建于春秋战国时代,或自然积水形成。

规模多大?西汉时期并未表述规模,但西汉末年,由于连年征战,国库空虚,鸿隙陂每年的修堤费“三万余钱”都拿不出,规模可窥一二。丞相翟方进奏明汉文帝,废了鸿隙陂,致使汝南连年水旱,百姓复坝呼声很高。东汉时期决定修复鸿隙陂,起塘400里,筑坝400里,经过近10年的建设,才把废弃半个多世纪的鸿隙陂重新修复。

位置何处?百度百科标注为鸿隙陂位于今淮河干流与南汝河之间,今河南省正阳县和息县一带的古代大型蓄水灌溉工程。这是片面的,片面理解了古代淮河、汝河位置就是今天的地理位置。据考证,鸿隙陂应当北起今上蔡县的华陂镇,向南跨上蔡平舆正阳与新蔡县的交界,直到淮河畔息县,跨400余里。

何时消失?不同于大规模的灌渠建设,汝南的水利设施以陂塘为主,除了当地平坦低洼的地势和较为密集的水网外,陂塘亦像现在的水库一样,对季风气候变动所导致的干旱和洪水有调蓄作用。然而后代不断决陂开垦土地,加上泥沙淤积,鸿隙陂又延续了数百年,公元800年以后逐渐堙废。

从公元前132年(汉武帝瓠子堵口时间)到公元800年后,鸿隙陂延续千年。正是这千年时间,造就了“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汝南。

鸿隙陂的兴建,使大片土地得到灌溉,并且可以种植水稻。汝南郡(治所在现上蔡县,辖境今河南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以东,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成了当时富饶天下的鱼米之乡。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发展。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汝南郡掀起了办学的高潮。经济和文化的发达,直接导致了政治上的“汝半朝”现象。整个东汉中后期汝南籍位居600石秩位的高官有63人。

鸿隙陂与“漆雕四杰”

古蔡八景之一“鸿隙现莲”起源于上蔡县华陂镇。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居蔡,常讲学演礼于鸿隙湖畔。公元前489年秋日,高徒漆雕开为给夫子充饥,到湖中采藕,不幸淹死,葬于湖边。昔年漆雕开墓祠四周“菡萏数顷,烂若锦缀”。

鸿隙湖作为华陂镇曾经的地理标志,至今仍有很多以“鸿隙湖”命名的组织,比如鸿隙湖种植合作社、鸿隙湖商贸公司等,甚至华陂镇后赵村至今还活跃着一只鸿隙湖莲花秧歌舞队。在华陂镇华南村西,至今仍能见到漆雕开墓,墓前立有两个古碑,均为清代碑,字迹全部消失,其中一个只剩半截。

孔子有弟子3000多人,很有才华者72人。在72贤中有今上蔡县华陂镇4人,即漆雕开、漆雕凭、漆雕侈、漆雕从,古人称“漆雕四杰”。漆雕氏是先秦儒家八派之一,古代的漆雕开曾位尊文庙之堂,在儒家学派中占有重要地位。

漆氏均出生于鸿隙湖畔。修建这么大型的水利工程,以鸿隙湖命名鸿隙陂,尊义明显。

(本文图片为资料图)

责任编辑:刘银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