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河南

河南:高校联手非国有博物馆打造“研究基地”

2019-11-04 09:20 来源:郑州日报 责任编辑:刘银霞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据了解,此次展览由《凿空·治理——中原王朝凿空治理西域的重大意义》《东渐·西被——两汉中西乐舞交流的基本态势》《西渐·东被——三国两晋南北朝中西乐舞交流融合的基本态势》《胡风·唐韵——隋唐中西乐舞交流与繁荣的基本态势》《嬗变·新生——宋元戏曲对中西乐舞吸收与出新的基本态势...

昨日下午,由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和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联合举办的“丝路天籁——汉唐宋元丝路乐舞文物展”在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开幕,280多件(套)汉唐宋元时期的乐舞文物集体亮相,令观众大饱眼福。同时,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还与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共建教育教学研究基地正式揭牌。

据了解,此次展览由《凿空·治理——中原王朝凿空治理西域的重大意义》《东渐·西被——两汉中西乐舞交流的基本态势》《西渐·东被——三国两晋南北朝中西乐舞交流融合的基本态势》《胡风·唐韵——隋唐中西乐舞交流与繁荣的基本态势》《嬗变·新生——宋元戏曲对中西乐舞吸收与出新的基本态势》等五个单元构成,共展出汉唐宋元乐舞文物280多件(套);在埙、笛、笙、箫,筝、筑、琴、瑟,角、笳、钟、磬,镲、钹、铃、铎,琵琶、筚篥、拍板、方响,箜篌、排箫、大鼓、腰鼓、羯鼓、鼙鼓等众多乐器演奏者的圆雕、浮雕、线刻形象中,当以汉代文献失载的古希腊典型乐器“阿弗洛斯管”的汉代吹奏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汉代琵琶演奏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唐代“快板”演奏者等陶俑,以及成套的唐代“胡旋舞”“胡腾舞”及“霓裳羽衣舞”演艺俑群,最为珍贵。

中国音乐史学会有关专家表示,本次展览以丝路中西文化交流对彼此乐舞文化的有益影响为切入点,用280多件汉唐宋元乐舞文物系统地叙述了1000多年间中西乐舞文化交流融合的基本态势,阐明了作为独具中国民族音乐舞蹈文化特色的“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文化得以产生历史原因,不论对治中国音乐舞蹈文化史,还是治中国戏曲文化史的学者来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作用。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与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及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其目的就是要坚持走历史文献与出土文物互证的学术道路,并以此为突破口,在提高学院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为非国有博物馆提高其音乐舞蹈文化文物的解读能力提供学术支撑,以便其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记者 左丽慧)

责任编辑:刘银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