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障碍的临床特征有哪些
摘要:约70%的强迫障碍患者同时具有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最为常见的强迫动作或行为是为了缓解怕脏或污染、怀疑等强迫思维所引起的苦恼而出现的强迫性洗涤、强迫检查,以及强迫计数和强迫性行为。三、强迫性缓慢:明显特征就是缓慢,患者停留在某一动作上,可持续数小时。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樊凌姿
以前认为强迫障碍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强迫症是精神科门诊的第四位主要疾病,本病的终身患病率为2.5%,是导致精神残疾的前五位精神疾病。所以普及强迫障碍的相关知识很有必要。
强迫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强迫思维、强迫动作或仪式、焦虑抑郁情绪和回避行为。约70%的强迫障碍患者同时具有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只有强迫思维的患者约占25%,仅出现强迫动作的病例少见。
一、强迫思维:患者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不合理和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常伴有痛苦体验。最常见表现:1、反复出现某些想法,如担心被别人传染某种疾病;2、强迫怀疑:总是怀疑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确、得当;3、强迫回忆:反复回忆做过的事情或说过的话;4、强迫性对立思维:反复出现一些对立的思想,如听到“和平”就不由自主的联想到“战争”;5、强迫性穷思竭虑:反复考虑毫无意义的问题,如为什么2+3=5等。其中以强迫性怀疑和怕脏最为常见。
二、强迫动作或行为:患者为了减轻强迫思维伴随的痛苦而采取的有意识的动作或行为。最为常见的强迫动作或行为是为了缓解怕脏或污染、怀疑等强迫思维所引起的苦恼而出现的强迫性洗涤、强迫检查,以及强迫计数和强迫性行为。
三、强迫性缓慢:明显特征就是缓慢,患者停留在某一动作上,可持续数小时。
责任编辑:闫继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