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文化资讯 文化作品

大师的风范

2019-10-16 15:28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徐明霞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启功笑道:“市场上摆的那些启功书法作品中,大概写得最差的才是我的真品!”甘当伯乐的国画大师徐悲鸿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台湾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冯华豫

所谓大师,通常是指那些在某个领域造诣深厚且在社会上享有盛誉的学者、专家、艺术家等。这些人是社会的精英、时代的楷模,他们不仅知识渊博、成果丰硕,而且有很多人以其高尚的品质和高雅的情操令人敬仰,为世人称道。下面是笔者采撷的几位艺术大师日常生活中的几朵浪花,映射出大师们令人敬仰的高尚风范。

虚怀若谷的书法大师启功

启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和书画鉴定家。他出身于清朝皇族,姓爱新觉罗,系清代雍正皇帝的九世孙,他的八世祖就是雍正皇帝第五子——和亲王弘昼。

启功自幼喜爱书法,曾师从于书法大师齐白石,是当代负有盛名的书法家,享有“诗、书、画”三绝之美誉。此外,启功亦精于古代书画和碑帖的鉴定,擅长古典文学、古文字学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启功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故宫博物院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西泠印社社长等职。著有《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论书绝句百首》等,出版《启功书画留影集》以及多种书法选集。

启功不仅在中国书法界成绩斐然,而且有着虚怀若谷的高尚情怀。

在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启功作为清朝皇族的后裔受到了批判。有一次,启功所在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几个红卫兵小将跑到启功家里抄家时质问他:“你家里有什么‘封、资、修’的东西?”启功回答说:“我家里没有‘资’,也没有‘修’,只有‘封’。”红卫兵喝道:“那好,就给你封了吧!”红卫兵们说着就把他家的东西全部贴上了封条。后来启功得到平反,那位批判启功最卖力的人,曾登门道歉。谁知启功心里早已释然,对来人说:“那个时候好比在演戏,让你唱诸葛亮,让我唱马谡,戏唱完了就过去了。”

前些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模仿名家书画在市场上叫卖、以假乱真的不良现象。一时间,中国书画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当时,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的书法作品,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一些人恶意模仿从中发了横财。

有一次,北京一位记者专程采访启功,问他对这个问题有何看法。启功很坦然地说:“社会上有人模仿我的书法作品,说明我的书法还有一些价值,还值得一些人模仿,我对此感到非常荣幸!”记者问:“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版本的启功书法作品,不知哪个是你的真品?哪些是模仿的赝品?”启功笑道:“市场上摆的那些启功书法作品中,大概写得最差的才是我的真品!”

谦虚随和的文艺大家阎肃

阎肃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几十年中,他借助戏剧、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平台,创作出了《红梅赞》《长城长》《敢问路在何方》《军营男子汉》《说唱脸谱》等一系列经典名作,给世人留下了1000多部(首)有筋骨、有高度、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佳作,感染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至今,在街头巷尾随时还可以听到阎肃大师创作的经典歌曲。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师级的人物,在日常生活中却非常谦虚随和。有一次,阎肃碰见一位邻居老太太,就同她无拘无束地聊起天来。老太太对阎肃说:“我觉得你要向乔羽学习。乔老爷子那么大岁数了,还能写出《雾里看花》那么年轻的歌,多好啊!”听到这话,阎肃哈哈大笑:“没错!我一直在向乔老爷子学习,不过这《雾里看花》我还真不用学,因为这就是我写的。”还有一次在活动现场,一位年轻的妈妈对儿子说:“那是阎肃!”孩子太小不明白就问:“阎肃是什么东西?”阎肃马上笑着接话:“小朋友,阎肃不是东西,是个人,就是我呀!”阎肃的一番幽默话,马上把尴尬的气氛活跃起来。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阎肃:“我在中央电视台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曾与阎肃先生一起担任评委很多届,从旁观察,反复思考,发现他身上完全没有让人厌烦的架子。他从来不曾在公开讲评和私下聊天中,夹带一丝一毫有关自己的职位以及以前作品的信息,哪怕是暗示也没有。”于是,他在观众和朋友面前,不再是官员、不再是老艺术家、不再是学者,甚至也不再有军队背景,而只是一个单纯、轻松的普通人。于是,他成了一个似乎没有显赫履历、官位、成就的和蔼老人,这等于拆除了他与广大观众之间的层层围墙、道道阻隔。观众面对他,并不需要穿越什么障碍,直接碰撞他诚恳的言辞和话语,倾听他毫无矜持的畅怀大笑。

相比之下,那些喜欢抖搂“身份”的人可能一时让观众敬畏,却很难让观众融入,观众很快就把他们冷落了,冷落在他们的那些“身份”中。

甘当伯乐的国画大师徐悲鸿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台湾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他擅长画人物、走兽、花鸟等题材,主张现实主义,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闻名于世,他笔下的许多骏马图,成了闻名世界的艺术珍品。

1934年春天,徐悲鸿来到莫斯科国立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并为观众现场作画,观众把展览厅挤得水泄不通。徐悲鸿从容地磨墨、铺纸,转眼之间,一匹活生生的骏马便跃然纸上。这时候,一位身材魁梧的元帅拨开人群,走到徐悲鸿面前彬彬有礼地说:“徐先生,我能要这幅画吗?不然,我会发疯的!”徐悲鸿点头微笑,立即挥笔题字,把这幅画送给了元帅。元帅高兴得像打了胜仗似的,大声称赞:“徐先生,你不但是东方的一枝神笔,而且是世界的一枝神笔。你笔下的马比我骑过的那些战马更壮美!”

徐悲鸿不仅以高超的艺术成就闻名于世,更以善于发现人才、大胆起用人才的伯乐精神为人称道。他三顾齐宅、破格提拔木匠出身的齐白石的故事,至今仍传为美谈。

1929年9月,徐悲鸿由蔡元培引荐,就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上任伊始,徐悲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精心遴选教授,意向聘请的首位人选便是木匠出身的画师齐白石。当时,齐白石已年过六旬,在北京西单跨车胡同以卖画刻印养家糊口。徐悲鸿十分欣赏他的人品和画技,称他是真正的艺术大师。

9月初的一天,徐悲鸿来到齐白石的寓所,问候过后道明来意:“先生是闻名遐迩的画坛大师,想请您来艺术学院任教。”齐白石婉言辞谢:“承蒙徐院长看重,只是老朽年逾花甲、耳欠聪、目欠明,恕难从命,心意领了。”

“高等院校中古稀之年的教授还不少呢,齐先生老马识途、点拨指导,正是大有用武之时。”徐悲鸿说。

齐白石还是不答应:“教授职责重大,还是另请高明为好,以免误人子弟。”

两天以后,徐悲鸿再次登门拜访盛情邀请,齐白石还以年老为由推辞。

求贤若渴的徐悲鸿不愿就此放下,百忙中他又三顾齐宅,而且是顶风冒雨而来,再次诚恳相邀。齐白石感动之余,才解释了前两次“恕难从命”的真实原因:除年老体衰外,主要是担心自己木匠出身,未进过高等学堂深造,登台教授缺少经验,恐引起教师队伍的非议。

徐悲鸿情真意切道:“教授的资格,在于真才实学,不在于出身如何。齐先生融合传统写意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技巧,艺术风格独特,不但能教学生也可教我徐悲鸿。”

徐悲鸿的诚心深深地感动了齐白石,他终于点头应允。

开学那天,徐悲鸿亲自乘着马车把齐白石接到学校,向全校师生介绍了齐白石的高超造诣,又言出行随为齐白石“护驾”。此外,徐悲鸿考虑到齐白石年事已高,还给予多方照顾:入冬以后,给他在讲台边生个火炉;到了夏天,给他装电扇;刮风下雨,派车接送往来。可谓无微不至。

徐悲鸿的诚心举荐,给齐白石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广阔舞台。试想,如果没有徐悲鸿这位“伯乐”,齐白石最终恐怕也只是一个民间的画师而已。

后来,齐白石专程作了一幅《月下寻归图》赠予徐悲鸿。画上题诗:“草庐三顾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海上清风明月满,杖藤扶梦访徐熙。”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