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心老出汗,脾胃失调了
摘要:手足汗出并手足不温者,属于脾胃虚寒。阳明热盛、燥结内结,应苦寒攻下,宜服用承气汤、大柴胡汤;脾胃实症者包括阳明热盛、脾胃湿热者,多因饮酒过多及过食辛辣肥甘所致,常常伴有口臭口苦、大便不畅、小便黄浊、舌苔厚腻等症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陈 刚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情绪紧张时会出现手足心出汗的情况,这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果手足心老出汗,就要当心了。从中医角度看,这可能是脾胃功能失调的典型表现。
手足心老出汗,中医称为“手足多汗症”,即指手足部出汗而其他部分无汗,其主症多见手足经常潮湿多汗。脾胃主肌肉四肢,其病理变化常在手足反映出有关症状。故历代多数医家家认为,手足汗出多与脾胃有关。手足多汗的主要病因病机包括阳明热盛、脾胃湿热以及脾胃虚寒。
阳明热盛而汗出者,最早记载于张仲景的《伤寒论》。手足出汗是燥湿内结的重要临床指征,而燥湿内结是阳明腑证的主症之一。阳明热盛,津液受伤,未能遍身汗出,仅能从阳明脾胃经所主的手足处将汗发出。脾胃湿热而出汗者,多因饮食不节或外感湿邪,损伤脾胃,湿浊内生、蒸久化热、湿热蕴蒸、迫津为汗而旁达四肢所致。脾胃虚寒而出汗者,多因阴寒内盛、寒凝冷结、中气困滞、固摄失司所致,进而容易使身体形成冷汗外溢手足。
临床诊治鉴别上,手足汗出多而大便困难者,缘自阳明热盛;手足汗出多而黏者,缘于脾胃湿热;手足汗出并手足不温者,属于脾胃虚寒。阳明热盛、燥结内结,应苦寒攻下,宜服用承气汤、大柴胡汤;脾胃湿热、蕴蒸迫津,应清热除湿,宜服用三仁汤;脾胃虚寒、固摄失司,应甘温理中,宜服用理中汤。
除药物治疗,日常饮食调护也十分重要。脾胃实症者包括阳明热盛、脾胃湿热者,多因饮酒过多及过食辛辣肥甘所致,常常伴有口臭口苦、大便不畅、小便黄浊、舌苔厚腻等症状。这类人群建议少饮酒,尽量不要吃辛辣食物,多吃苦瓜、马芷苋、绿豆、赤豆、百合、冬瓜、黄瓜、西瓜等果蔬。脾胃虚弱者,多与素食生冷、年老体衰有关,常常伴有容易困倦、手心苍白、腹痛隐隐、喜温、舌淡苔白等症状,建议少食生冷瓜果,适当吃些薏仁、山药、红枣、核桃仁、洋葱、韭菜等食物。
此外,还有一些身体部位的症状也是脾胃失调的表现(如图表),应格外注意。
责任编辑:闫继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