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才
◇王太广
田秀才这个称呼是指农民出身的农业技术员,没吃商品粮两腿泥土,整天在田间地头忙活儿,不叫田秀才叫什么呢?
当时我们的水屯公社陈楼大队后杨寨生产队的回乡知青杨申举热爱农业,并刻苦钻研农业种植技术,在专家的指导下进步很快。在推广小麦、玉米种植上敢闯敢试,通过以试验田带示范田、以示范田带大田,对几个农作物品种进行种植试验。对一个品种进行不同土质、不同播期、不同肥量、不同密度的试验,从而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农业科学种植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后进行推广。杨申举承担的40多项地级以上科研部门的试验项目,其中3项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1985年被农科协、省教育厅、省农技厅命名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先进个人”。
新坡大队的农民孟凡清,最初接触磷肥时硬说是石头面子,认为对庄稼生长不起任何作用。时任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副所长张桂兰在新坡村搞配方施肥试验,发现当地的农民习惯施氮肥,不注意施磷肥和农家肥,造成了地力减弱。她就让孟凡清亲眼看着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比习惯性施肥的地块平均每亩增产116公斤,比不施磷肥的地块每亩增产156公斤,而且这些庄稼禾苗茁壮、病虫害少,种子、化肥、农药的用量也大大减少。孟凡清深有感触地说:“没想到磷肥真管用。”从此,他相信科学技术,诚恳向专家学习,甘当小学生,他参与的小麦配方施肥、玉米经济施肥、大豆丰产技术等科研试验项目有6项获得部级和省级科研成果奖。
关帝庙村的回乡知青刘振芳利用所学的农业生产技术,于1979年在自家的责任田里种植了大豆新品种和小麦新品种,产量比较高。由此激发了他对农业种植的兴趣。他为了改变当地农民“麦茬豆、豆茬麦,不打二百打三百”的耕作习惯,在自家的二亩半地上进行玉米栽培试验,亩产达525公斤,比往年的产量提高了200公斤。这一消息引起了当地基层干部和农业科研部门的关注,加强了对刘振芳的培养,使他进步很快。1988年春天,当刘振芳看到《河南日报》刊登的《为全国科技精英提供用武之地,我省37项重点研究课题实行招标》消息激动不已。他决定选择《百亩连片亩产吨粮综合栽培技术》重大课题。刘振芳通过向有关部门申报,之后接受了严格的论证和答辩,经专家评审后,于1988年5月8日,正式被省科委通知为中标者。刘振芳为取得村民的信任,逐户宣传,见人就讲种植玉米郑单8号的好处,拍着胸脯说:“你要是按照我的方案种植,如果亩产达不到这么多,保证赔偿全部经济损失。”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刘振芳签约的25户种植的102亩玉米,经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1988年夏玉米亩产657.2公斤,比试验区外每亩增产307.2公斤,增产速度为87.8%;1989年小麦亩产409.6公斤,增产速度为20.4%;两季亩产超过了中标项目规定指标的6.68%,创驻马店地区粮食亩产的最高水平。从此,刘振芳的百亩连片亩产吨粮综合栽培种植技术研究成果不仅在全省推广,还获得了河南省科研成果二等奖,他本人由此转成了一名响当当的国家干部。
像杨申举、孟凡清、刘振芳这样的田秀才在当时的农村还有很多。如今,更多兴农的“土专家”“科技兵”参与到结构调整和科技种植上,他们的足迹印在了天中的土地上,他们的论文写在了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里。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