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吃蔬果为啥体内还是湿气重
摘要:因此,脾虚和湿重往往同时存在,脾虚是本,湿气重是标。冰镇过的果蔬显然要低于36℃,此时身体就要举全身之力,产生额外的热量将食物焐热到36℃,这个焐热过程是耗能的,也就是消耗我们的脾气,久而久之,脾虚也就出现了。
只吃蔬果为啥体内还是湿气重
蔬果虽然易消化但并不能健 脾脾虚导致湿气重
夏天潮湿闷热,人的身体容易出现湿气重的情况。很多人为了少生湿,从个人的饮食方面着手:不吃油腻的食物、不吃肉,只吃容易消化吸收的蔬菜水果,认为这样胃肠道中就会干净些,不会让自己的身体内部积攒太多的湿气。
但即便这样做,中医大夫看他们的舌苔依旧很腻,大便还是粘马桶,身体内湿气重的两个标志一直还在,这又是为什么呢?
蔬果不健脾
生“湿”的根本是脾虚
这是因为他们体内产生湿气的根本原因是脾虚,蔬菜水果虽然比肉好消化,但它们并不能健脾。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是人身体的“清洁工”。如果脾虚,也就意味着身体运化能力降低,不能及时清理体内的“垃圾”,这个“垃圾”在中医里被称为“湿”。
湿气重,是脾虚导致的“垃圾”在身体里堆积越来越多的结果。因此,脾虚和湿重往往同时存在,脾虚是本,湿气重是标。
只吃蔬果不吃粮食同样生“湿”
生湿的原因,除脾虚之外,另外还源于只吃蔬菜水果时存在的两个饮食误区:
误区1:生冷蔬果吃得爽
夏天为了图一时凉快,很多人会吃冰镇过的水果蔬菜。这是会增加身体负荷的,因为任何食物进入人体,首先要被预热到36℃才开始消化。
冰镇过的果蔬显然要低于36℃,此时身体就要举全身之力,产生额外的热量将食物焐热到36℃,这个焐热过程是耗能的,也就是消耗我们的脾气,久而久之,脾虚也就出现了。
所以,中医讲寒凉的食物会折伤脾气。就算果蔬比肉类再容易消化,但对于本身就已经虚弱的脾来说,仍旧是负担,“湿气”自然就越积越多。
误区2:只吃蔬果不吃粮
人如果不吃粮食就等于少了一个健脾的机会,从中医角度说,粮食都是入脾经的,《黄帝内经》在阐述食物时,第一个说的就是粮食“五谷为养”,肉、蔬、果都居其后。就算水果蔬菜比肉类、蛋类更利于人体吸收,但无助于本身就虚弱的脾,湿气仍会存在。
夏天如何吃才能防生“湿”
首先就是要吃主食。夏天多吃果蔬是对的,因为果蔬这类植物性食物可以中和掉肉类的胆固醇,但如果你想去湿健脾,就不能仅仅吃果蔬,还要吃主食,必须保证每天3两到半斤的主食,给脾胃一个调养的机会。
第二,果蔬不要吃凉的。人们吃水果,无非是想获得更多的维生素C。事实上,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比水果丰富得多,包括熟的蔬菜。
只要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示的:每天吃够一斤的蔬菜,并将它们做熟了吃,就可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C。
水果更多的价值是补充纤维素和果胶,而这些纤维素和果胶不怕煮,熟吃也照样可以获得。
(摘自《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闫继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