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等功臣”郭彦生的红色人生
英雄今犹在,精神永流传。
烈火见真金,功臣经风雨。
丹心献革命,青史记军功。
记者 温培雅 通讯员 王有震 吉红霞 文/图
“有一回打仗,国民党兵的子弹打掉了我的军帽,子弹从我的头皮穿过,流了很多血,我差一点去见马克思了。”说起战争年代浴血奋战的往事,89岁高龄的“特等功臣”郭彦生老人依然记忆犹新、滔滔不绝。1951年,在广西大瑶山剿匪战斗中,他舍生忘死,不怕牺牲,深入匪穴,生擒匪首“反共救国军”副军长张敬夫,荣立“特等功”。和平岁月,他隐藏军功,连年被评为“先进个人”;他曾舍己救人,跳入冰冷的池塘中救出一名落水女童;他经常扶贫帮困,力所能及地给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雪中送炭……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着一个英雄的大爱情怀。
当年老功臣今犹在
郭彦生当年立下特等功,又是怎么回事呢?那是1946年,郭彦生所在的王店游击队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出身佃户常年给地主当牧羊娃的他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那年,他才16岁。他作战英勇,不怕牺牲,每次打仗都冲锋在前,身上多处负伤。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余部窜入广西大瑶山地区负隅顽抗。为消灭这股流寇,第四野战军受命开进广西大瑶山。已是共青团预备团员的郭彦生十分活跃,他交了一批瑶民朋友,教他们唱《东方红》等歌曲,并很快学会了当地方言。那时候,他像部队许多年轻人一样,千方百计地搜寻土匪的踪迹。
一次,一个瑶民的小孩告诉他:“俺这里有土匪!”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郭彦生当即拉住那个小孩,要求带他进山找土匪。那天,郭彦生带领30多个当地民兵,悄悄上山了。4个小时后,他们发现一个山窝里的隐蔽处有燃过火的痕迹。再往上走不远,他们又发现一棵大树旁有女人的长发。
凭经验,郭彦生知道,敌人就在附近。他做手势向民兵示意:不要出声。气氛顿时紧张起来,郭彦生低声安慰民兵:“不要怕,我有枪,他要是反抗,我就先开枪打死他!”于是,一行人悄悄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
攀至悬崖附近时,他们又发现了明显的脚印,显然是刚留下的。这时,郭彦生悄悄把子弹上了膛。突然,一个被乱草虚掩着的山洞露了出来,郭彦生机警地一闪身,借洞口的石头挡住自己,举枪向洞内瞄准,口里大喊一声:“不许动,缴枪不杀!”枪响了,这是洞内土匪先开了枪。这时,郭彦生已基本适应了洞内的黑暗,发现了洞内土匪的藏身之处。他扣动扳机,只听洞内有人惨叫,还有女人的哭声。洞外的民兵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捉住了洞内的土匪。
捉住一男一女,很明显是一家人,还有一个年轻女孩,大约有十五六岁。中年汉子捂住受伤的胳膊,支支吾吾解释自己是商人。郭彦生不信,将其押下山一审,发现这个中年人身份不一般,原来是国民党“反共救国军”副军长张敬夫!当天夜里,军部电令郭彦生他们:用两个班的兵力,连夜将张敬夫押到团部。年仅18岁的共青团预备团员郭彦生立下奇功,活捉“反共救国军”副军长张敬夫一家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军。1951年,第四野战军司令部批示:给郭彦生记特等功一次。
耀眼的军功章和鲜红的立功证明,被郭彦生小心地收藏起来。后来他被提拔为排长,先后转战南宁、支援西藏。特别是在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他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他所在的五二〇团一营机枪连不少战士都为国捐躯了,由于他负伤才幸存下来,直到1963年转业回乡,都没有向别人提过立功受奖的往事。
郭彦生在部队是功臣,转业回到地方,年年是模范,分管的工作年年拿第一。可他隐功不言功,直到我们采访时,老人才将尘封60多年的特等功证明和军功章拿出来,才得知这位89岁高龄的离休老干部竟然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特等功臣”。
转业地方成模范
1963年7月,郭彦生从部队转业到泌阳县马谷田供销社担任经理,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连年被评为“全县供销系统先进工作者”。1982年,马谷田供销社设立了图书门市部,年过半百的他主动请缨,当上了既苦又累的图书发行员。
为了方便中小学师生和各单位干部职工读书、购书,每天清晨,学校一打起床铃,他就开门营业,晚上10点多才关门。
一切为了读者,他将两个木箱改装成“流动售书箱”,挂在自行车的后座两边。他跋山涉水,走村串校,把图书送到田间地头、学校校园。有一年夏天,杨楼村三里堡组农民杨林在“缺书留言本”上留言,需要一本《千家妙书》。几天后,郭彦生从县城购回书后就专门去找杨林。谁知道杨林搬家到河南村的刘林庄。他又不顾年老体弱,头顶烈日,往返近百里,将书送到了杨林的手中,令其感动万分。
郭彦生虽然干劲十足,但他毕竟是年过半百的人了。那时候,山区交通十分不便,到县城都是土路,没有公交车。有一年秋天,他骑自行车载着100多斤重的图书返回时,途经一座山岭,由于劳累过度,突然晕倒在地不省人事,所幸被路人及时相救才化险为夷。
郭彦生每年发行各类图书超万册,年年超额完成发行任务,连年被评为泌阳县优秀图书发行员,多次被省、地区授予“模范图书发行员”荣誉称号。
舍己救人不留名
1976年9月10日下午,郭彦生骑着自行车,带着妻子和刚满月的小儿子郭尚兴到县城东北的白岗村走亲戚,当他们走到县棉花库附近时,忽然听到路西侧传来孩子的哭声,并有人大喊:“救人哪、救人哪,孩子掉到塘里了!”
郭彦生闻讯,顾不上支好自行车,便闻声跑上前去。这是一个大池塘,塘中有个孩子正在水中挣扎,塘边围了一群人,谁也不敢下水去救。情况万分危急,郭彦生来不及多想,便纵身跃入塘中。塘中的水并不深,可因为救人心切,他连喝了几口水。他顾不得那么多,游到孩子身边,牢牢地抓住孩子,用尽全身的力气将孩子往岸边推。在岸上人们的协助下,郭彦生终于将昏迷不醒的小女孩救上岸。
这时,一个老太太跌跌撞撞地从北边跑了过来,抱起浑身是水的女童放声大哭,热心的群众围上前去照顾老人和孩子。看到孩子已经脱离危险,郭彦生长舒了一口气,悄悄挤出了人群。
被救女童名叫苏娟,那年只有5岁。苏娟的父亲名叫苏保堂,当时是所在村的村委会主任,苏娟的母亲叫邱书芝,正在村里干活。只好让72岁的外婆来照料孩子。那天,苏娟与邻居的小孩一起在大塘边玩耍,不慎滑入满是污水的塘中。郭彦生救出小苏娟时,老人只顾照顾孩子,连救命恩人的姓名和地址都忘记问了。
郭彦生救了一个落水女童的事,除了目睹他救人的妻子外,谁也不知道,用他自己的话说:“救人嘛,应该的,换了谁都会去救的。”他在供销社踏踏实实工作着,直到1991年离休。
2001年5月,71岁的郭彦生连着几夜做梦,每次都梦见26年前他跳下水救起女童时的情景。这是怎么回事呢?他把这个梦告诉老伴儿。老伴儿也说:“是啊,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当年你舍命去救的那个女娃是不是还活着,如果她活着,也该成家有孩子了,我们连她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呢!”郭彦生就说:“她难道又遇上什么事了?咱去那个村打听打听,要是没什么事,我也就放心了。”
老两口悄悄到当年救人的地方找了找,没找到。26年过去了,变化太大了,当年的池塘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楼房,当年那个小村也已经完全变样了。
2002年春节的前一天,郭彦生趁进城送图书的机会,再次来到当年救人的地方,他决定找一个上了年纪的人问一问。26年过去了,当年的中年人也应该五六十岁了。他估摸着位置,敲开一家院子的门。开门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她听完郭彦生的来意,便扭头向自己的奶奶询问。满头白发的老人一听就笑了:“有,有那么一回事儿!那是苏保堂的女儿!他们一直在找你这个恩人呢!”说话间,把郭彦生领到了隔壁。
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郭彦生夫妇向苏保堂夫妇出示了他的工作证和身份证。苏保堂夫妇听完,激动万分,妻子立即进了厨房,为恩人打荷包蛋;丈夫则陪恩人坐下,叙说这么多年来四处寻找恩人的事。尽管两人千恩万谢,再三挽留郭彦生夫妇吃饭,可郭彦生还是拿了一张苏娟的照片匆匆走了。知道苏娟已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了,生活得挺好的,他就放心了。
悉心照料病妻和哥哥
1991年郭彦生离休后,一身伤残的他不愿在家享清福,便在家门口摆个地摊,卖些图书文具,且全部优惠销售。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3年初,他的妻子患脑梗塞,虽经医院全力抢救,还是变成了植物人。郭彦生每天数十次为妻子换洗尿布,一有空就陪妻子说话。妻子不能张口吃饭,他就让医生从其鼻孔里插个胃管,一日多餐,用注射器将调配好的营养餐慢慢推入妻子的胃中。有时妻子睁开眼睛,他就打开电视机让其听听戏曲、看看节目。
一开始,医生就对他说:“老郭啊,你得有个思想准备呀!你老伴儿如果伺候得好,最多也是活个一年半载。”然而,在郭彦生的精心照料下,妻子的生命竟奇迹般延续了16年,直到2009年2月,妻子才合上了双眼。
郭彦生的哥哥郭彦成家住农村,孤独一人。2005年春天,83岁的哥哥不幸患肺癌,发现时已经到了晚期,一病不起。郭彦生倾其所有为无依无靠的哥哥治病,仅医疗费就花去5万多元。
前些年,植物人妻子躺在西间,卧床不起的哥哥住在客厅。每天夜里他起来十几次,轮换给两人换尿布,从未睡过一次囫囵觉。他为哥哥端屎端尿,一日三餐把饭菜送到哥哥的病榻前,直到2010年底哥哥去世。
日行一善献大爱
“小时候父母给人家种地,我是个放羊娃,是共产党救了俺全家。”郭彦生天生一副热心肠,他说,“我就是见不得别人有灾有难。”
“在同事的心目中,在左邻右舍的眼里,郭彦生就是一个‘大好人’,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那时候老百姓日子不太好过,哪家没有钱去买盐、哪家揭不开锅,谁家里有病人、谁家小孩上不起学,只要郭彦生知道了,就会毫不吝啬地解囊相助,从来不求回报。”马谷田镇卫生院退休医生王家甫这样评价郭彦生。
“文革”后期,郭彦生到泌阳县的高邑公社佘洼大队红土沟生产队包队3年,庄上40多户人家,户户都接受过郭彦生的资助。刘国旺的母亲和队长范毛毛的母亲均得痨病多年,都因为家里贫困无钱吃药。郭彦生当时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年幼的孩子,月工资仅有68元,可他3年中先后多次给这两位老人送去治病救命的钱。
10年前的冬天,马谷田镇郭岗村老盆河的郭远礼由于下红薯窖里放置过冬的大白菜,不小心将腰椎摔断,郭彦生相继给其送去现金2000多元,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战争年代他舍生忘死,青史留名;和平年代他扶贫济困,传递真情。他忘记自己的英雄身份,唯独没有忘记一个军人的本色。但是,历史不会忘记,时代不会忘记,他帮助过的人更不忘记。
责任编辑:王欢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