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建华 倾其所有为书狂
摘要:如今,安建华的父亲已去世,平台上的葡萄藤正泛着青光,依靠在栅栏上远眺,曾经是安建华做得最多的事情,思绪也会被拉长。安建华拿着长长的鸡毛掸子掸去图书上的浮灰,似乎是扫去心灵上的疲惫。“我是以旧书的价格买到了二月河老师亲笔签名的图书,真是捡漏捡到宝贝了。
□全媒体记者 郭建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家住驿城区南海街道安楼社区的安建华来说,这两点他都在身体力行。30多年的读书生涯,5万余本珍藏图书,每一本图书的背后都有一段难以忘怀的故事。虽然他生活平淡,倾尽所有购书藏书,可这些对他来说都是值得的。多年的读书生活如一条平缓的溪流,日子隽永而绵长,他的谈吐他的执着,令人肃然起敬。对于他来说,读纸质书似乎理所当然。2018年,安建华家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获得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
浩如烟海每一本书都有一段故事
思绪拉向安建华的少年时代,安建华的父亲年轻时当过小学教师,平时喜欢阅读。在他的记忆里,在厨房烧火的父亲有时候会拿着连环画一边烧火一边翻看。那时安建华就和父亲抢着看连环画。里面精美的插图与凝练的文字深深吸引了他,也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打上深深的烙印。
“有时候父母给一角、五角钱舍不得买零食,都积攒起来偷偷购买图书,像《茶花女》《德伯家的苔丝》《七侠五义》,但凡能买来的我都会一口气读完。现在想来,那时候感情细腻,每读一本小说都会如痴如醉,被书中人物的命运深深吸引,和主人公一样经历心灵上的波折。一句话,感同身受。”在安楼社区一栋三层小楼的二楼书房,在周围书架的包围下,一杯竹叶青茶,一本本图书,似乎都在向它们的主人招手。在如林的图书堆砌的房间里,心跳随着墙壁上时钟的滴答声律动,而墙壁上的湿度仪悄悄告诉客人主人对这些浩如烟海的图书的热爱与呵护。
中山街有几个卖旧书的摊点,那里是安建华常去的地方,一到地方他就会蹲在那里细细挑选,一本本旧书在扑面而来的灰尘里吸引着安建华。他往往蹲上半天时间,挑选一大堆图书,在囊中空空的情形下载着这些书心满意足地向家中走去。
“每个月的薪水大都用来购买图书。有一年春节前脑子一热买了6000多元图书,兜里一分钱不剩。第二天就过年了,没钱怎么走亲戚?安建华说自己那一刻的心情是悲喜交加。
其实,对安建华来说,饿肚子可以,不买书不行。
纤尘不染,他爱书如命
这座名为“洗愚阁”的小楼的三楼库房,又一次震撼了记者的心灵。一架架码得整整齐齐的图书经过消杀,或者被塑料袋精心包裹,或者装在一个个箱子里静静地等待着它的主人。
这间书库每一个窗户都严丝合缝,每一道门都是铁将军把门。打开大门的那一刻,纤尘不染的木地板上泛着幽幽的光泽,一座躺椅静静地放在室内一角。你可以想象每一个适合读书的日子,他躺在躺椅上静静读书的模样。
这个画面对于安建华来说曾经是那么熟悉。“父亲热爱读书,天气晴好的时候我会和父亲一起来到三楼平台,父亲坐在躺椅上,我搬张凳子坐在父亲身旁陪他读书。”如今,安建华的父亲已去世,平台上的葡萄藤正泛着青光,依靠在栅栏上远眺,曾经是安建华做得最多的事情,思绪也会被拉长。
“只有喜欢读书的朋友预约,我才会领着他们来到我的书库。天气变化无常,阴天下雨我不会打开书库,天朗气清我才会打开门窗通风。你看这些图书保存得这么好也是这个原因。”安建华拿着长长的鸡毛掸子掸去图书上的浮灰,似乎是扫去心灵上的疲惫。他读每一本图书的目光显得那样柔和而深沉。
30余年,5万多册图书,眼前这个独守书房的粗犷的汉子,读书究竟会给他带来什么?
改变命运,他的人生因读书而出彩
很早的时候,安建华读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他平凡的人生投射进一抹阳光。“马斯洛说,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后来经过专家研究,平常人穷其一生也只是开发自己潜能的百分之几。我不甘于这平庸的生活,始终相信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安建华说。
安建华博览群书,他大学学的是法学专业,毕业后进入粮食系统。每天读书是他的生活习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女儿学习成绩优异,儿子也是书虫。
安建华先后考了导游证、心理咨询师证、中级经济师证,如今他正冲刺法律资格考试,再过一场就可以拿到法律资格证书。
有人问他,这些证书与他的生活风马牛不相及,人到中年安安生生过日子就行了,考这些资格证有用吗?我们无法用自己的想法去衡量安建华的追求。读书读得多了就会提高一个境界,考证也是水到渠成随手拈来。
“考导游证是因为我喜欢旅游,平时读到每个景点的历史掌故,都会神往。如今带团畅游全国各地的景点做到旅游实践双丰收。人生也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变得更丰富,也更有意义。”在安建华的鼓励下,他的女儿高中毕业就参加了导游资格考试,顺利通过。
知识改变命运,在他这里绝对不是一句空话。他的人生他的家庭也因读书而变得不凡。
一书难求,他坚守着精神的这方净土
“我有很多梦想,收藏的抗战题材的图书就有3000多本。在合适的日子开办一些图书专题展览,让更多的市民感受抗战的岁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是我的一个想法。我的连环画就有上万册。如今这些精美的插图、图文并茂的图书,同样可以为不同年纪的市民打开认识历史、了解人生的一扇窗口。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建一座‘洗愚阁’,让这个私家图书藏楼为社区居民带去更大的阅读空间,带去更多的精神食粮。”安建华娓娓道来。
他有一本1953年版的《不相识的小英雄》非常珍贵,市面上已经找不到这本连环画的踪迹。翻开这本连环画,精美的插图令人眼前一亮,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画面都如此细腻而真实,带给读者美的享受。
有一次他从网上买到一套二月河的图书,等到书寄来的时候,他意外发现这套图书是二月河签名的图书,还有凌解放的印章。
“我是以旧书的价格买到了二月河老师亲笔签名的图书,真是捡漏捡到宝贝了。我为此激动了好久。”安建华讲述他与书的故事,令人钦佩不已。有的图书里夹着一张黑白照片,或者一封情书,一张发黄的旧书发票,都会让他驻足良久,这些都是书本原来的主人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一段无法忘却的纪念。他对自己说,自己有幸收藏这些图书,带着它们主人的体温,“权当我代为保管。每一封信一张照片我看过后都会放回原来放置的那一页,保存这些记忆,保存一个个鲜活的年代里发生的故事。”
如今,安楼因棚户区改造正在拆迁,安建华的藏书楼也在拆迁之列。推开大门,院子里的石榴树扑扑簌簌掉落一地石榴花。他一个人静静地待在书房,听着窗外工地机器轰鸣,他的目光定格在一地打包待运的图书上。
从这里出发,这些浩浩荡荡浩如烟海的图书,即将离开故居。如何为这个精神家园找一个栖身之地,是摆在安建华这个中年汉子面前最为急迫的事儿。
责任编辑:天中晚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