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 客
□王太广
不少朋友在酒店小聚时,免不了说起过去请客的事,尤其是回忆当年在谁家做的什么菜、喝的什么酒、酒后的醉态等,这些无不显示出大家对以往在家请客吃饭的怀念之情。
1982年,我在汝南县韩庄公社工作,闲暇时与几个同事打扑克,谁输谁请客。请客也很简单,每个人都有一块菜地,跑到地里薅几个萝卜、拔棵白菜,回来切个萝卜块、调个白菜心就行了。如果没有酒,就到门市部买1.74元一瓶的“佛山二曲”,大家喝起来逍遥自在。
1986年,我在省委党校上学,同学们星期天归来大都带着自己家乡的酒。同学们之间也经常请客。到了晚上,从食堂里买来茶叶蛋、扒皮鱼、花生米、咸菜等,到寝室里就吆五喝六地喝起来。我们喝的大都是地方酒,漯河的同学拿的是“少康酒”,平顶山的同学带的是“宝丰大曲”,商丘的同学掏出来的是“张弓大曲”……同学们之间喝酒都是放开量的,两年下来,谁能喝多少大家都心知肚明。
也有老乡们在一起喝酒的。如果请的有领导,喝酒的档次就要高一些了。有一次,学兄张海林请驻马店地区到省委党校学习的地级领导,喝的就是瓷瓶的“四特酒”。同学们听说后,羡慕不已。
1989年,国家狠刹“公款吃喝风”,用公款请客者不敢到酒店去,就让酒店的服务员把酒、菜、汤送到家里。我当时在汝南县委宣传部工作,部里请客大都会找个理由,要么是涨工资了,要么是乔迁了,要么是结婚、生孩子,最典型的是两口子生气。只要得到谁家两口子生气的消息,部里的同志就会到他家去,吃了、喝了,小两口的气也消了,从此再也不敢随便生气了。
每年春节后,县委宣传部的领导总是带头请同志们吃饭,把部里十几位同志全请到家里,两张小桌对齐,桌子上摆得满满的,丰盛极了。小凳子一个挨着一个,谁都不感到挤,其乐融融。那时候叫“长桌坐中间,好酒先打关,临走再揣一盒烟”。请客用的酒一般有好几种,第一瓶往往是最好的,所以好多人都争着先打关。
当然也有情况特殊的。当时汝南县某局局长不会喝酒,也不知道什么酒好。一次请客时,他拿到桌子上的是一瓶“天中龙泉”,一瓶“孔府老窖”,待两瓶酒喝完后,他拉开酒柜说:“我也不知道啥酒好喝,你们随便拿着喝吧!”大伙儿一看,好家伙,既有“五粮液”,又有“茅台”,结果,大伙儿全都喝多了,有的喝得满脸通红、满嘴胡话,有的喝得回不了家,在沙发上睡着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请客不再到家里,而是去宾馆、酒店。时间长了,人们的感觉与过去不一样了:住得近了,串门少了;饭局多了,快乐少了;食物多了,食欲小了;交流多了,交心少了;关系多了,关怀少了;酒喝多了,菜吃少了;休闲多了,休息少了;应酬多了,真情少了。总之,再也找不到当年的那种感觉了!
责任编辑:律凯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