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乡土文化 回望乡村

农村的夜校

2019-05-01 14:53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律凯凯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王太广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扫除文盲运动。村村办起了扫盲夜校,让不少文盲学会了识字、写字。

农村夜校的主要任务是识字,也兼学一些农业常识、算术,课前课后还教唱歌曲。夜校的老师一般是由本村有文化的先生或小学教师担任。每位学员都有一本汝南县文教局统一印刷的《农民识字课本》。第一课是“人、手、足”,第二课是“田、地、石”,到后边就多了,是“日、月、水、火”,还有“口、眼、耳、鼻”,再到后边就是一些庄稼的名称了,“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花生”等。除了这些,还有农具的名称,“犁、镂、锄、耙、镰刀、扁担”等。课本上的内容大都是从农民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进行编写的,实用性很强,能够激发农民的学习兴趣。

开始时大部分学员学习都很认真。老师首先从数字“一、二、三”教起。当教“一”时,老师就顺手指门后边的门杠。结果第二天晚上复习时,老师问娄纪英大婶“一”是什么字时,她回答“门杠”。老师纠正说是“一”,她说“不对!”随手掏出一角钱让老师看,说:“你教的一是横的,这上边的一是站着的。”老师只好耐心地解释。

俺村的扫盲老师李维忠,总结了一套很受夜校学员欢迎的识字方法。他参考小学课本,自己编写教材,把生字写在纸板上,一节课可以教十几个生字。比如他在教“花”字时,先教大家读,再教大家写,会写了再让大家用“花”组词。大家七嘴八舌,“花叶、花朵、花开、花落、花香、花生……”所组的词中又带出了许多生字。大伙儿不仅会念会写了,也会组词造句了。这种方法易懂易记,很受学员欢迎。

俺村办的夜校之所以有吸引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只要到夜校学习的都记工分。这一招极大地调动了社员们学知识、学文化的积极性。有的吃罢晚饭就赶紧往夜校跑。夜校采取能者为师的教学方法,不仅有老师教,还有亲教亲、邻教邻、妹教嫂、嫂教哥、母教夫、夫妻互教、小孩教大人等互帮互学。几年下来,不少青年、壮年、老年人经过在夜校学习后有的能读书、会看报,有的能写收条、借条了,有的会写信了,还有的当上了记工员。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夜校被解散了。1974年,全国学习“小靳庄”开始办政治夜校。俺村刚退伍的军人张本福当上政治夜校辅导员后,首先把生产队文化室布置了一番。

他用红纸书写毛主席语录,贴上“学习计划”、“学习园地”。让木匠做一块大木板,油漆之后当黑板。他编写《农民政治夜校》课本,在水屯公社革委会办公室油印了50本,还给每个社员买了作业本和铅笔、圆珠笔。

晚饭后,社员们陆续赶到文化室。队长先给大家开会,然后让张本福讲课。张本福指着黑板上早已写好的《列宁语录》:“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他念一遍让社员们跟着读一遍,由于内容少,没教几遍,大家就会背了。等到张本福把准备好的纸和笔发给大家时,发现靠着墙壁的社员们大多已进入了梦乡……

yanhan1903114.jpg

王太广专栏:

回望乡村

主要内容:回望乡村风貌,讲述乡土故事,传承天中文化,揭示深刻内涵。

个人简介:王太广,河南汝南人。生于农村,饱尝生活艰辛,他的作品通俗自然亲切。多篇作品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作家文摘》等报刊上发表,《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分别开有专栏。

责任编辑:律凯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