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放映员
□王太广
改革开放以前,看露天电影成了农村人最大的期盼、最大的乐趣和最大的享受,电影放映员也是人们羡慕的职业。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汝南县水屯公社与王桥公社只有一个电影放映队。1973年,水屯公社才成立电影队,共有三人组成。队长是杨其兴,负责联系演出、场地、宣传、收费等事宜。杨新德是电影放映员,既年轻又勤快,得空就擦拭机器、清洗银幕,反复练习上片子、接片子、倒带等技术。贺国兴是发电员,每次放映电影之前,他都要在百米之外安放好发电机,有电就用,没电就发。电影放映队隶属于汝南县电影公司管理,工作在基层,整天在流动。他们定期、不定期地轮流去县城送片、取片。一般是上午整修机器、政治学习,路途远的上午出发,近者下午赶往放映地点。他们拉着架子车,上面装着音箱、银幕、立杆、LD750汽油发电机、8.75毫米胶片放映机和当天需放映的电影片子(拷贝)等器材,巡回18个大队放映。每次走在路上,群众询问最多的是到哪里去放?什么片子?之后便奔走相告,迅速传开。
电影放映队无论到哪个大队,都会受到干部群众的欢迎。大队干部像接天神似的,好生伺候。提前安排人员杀小鸡、烙油馍、买“张宝林”(当时的河南名酒:张弓、宝丰、林河大曲)。电影放映队的人员半晚上就把架子车拉到放映地点,大队的电工或勤杂人员就会帮助他们把机器设备从架子车上卸下来,有的帮助立杆子、撑银幕,有的帮助挂音箱、扯电线。几个人很快就把银幕的四个角绷得紧紧的、杆子立得稳稳的、放映机安得牢牢的,而后让专人看守,电影放映队的人员在大队干部的陪同下提前吃晚饭。
夜幕慢慢降临,看电影的人们陆续赶到放电影的地方。随着观众的增多,人们东张西望、焦躁等待,终于等来了满面红光、带有酒味、叼着香烟的电影放映员。杨新德不慌不忙地打开放映机,先是安片、调试镜头,一束雪白的光柱“唰”地亮了,直射到正前方的银幕上。偏了,他就扶正;大了,他就缩小;小了,他就放大;高了,他就往下压;低了,他就往上抬,直到光束正好在银幕上照得方正饱满。这时候,一些顽皮的孩子还会把手伸到镜头前的光束里,或做手势,或扮鬼脸,或抛帽子,乐此不疲。杨新德不管这些,而是拿着麦克风先吹两下,然后说:“观众同志往下看,地上有根黑皮线,黑皮线在通电,踩着了会中电……”这是他按规定程序在提醒观众注意安全,接着便让所在的大队干部利用人多的机会,拿着话筒讲形势、讲政策、讲治安、安排农业生产、发布有关通知。有时候放映员也会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政治形势,放各种宣传内容的幻灯片,然后报出将要放映的片名。开始放映科教片或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新闻简报》,之后才放映正片。
当银幕上出现“放光的五星”、“英雄的雕像”、“北京的天安门”之类的片头后,立体声音乐响起,观众说话的声音嘎然而止。随着电影胶片“吱吱”不停地转动,不同的画面从放映机里投射到银幕上,人们的注意力便集中到电影画面和情节之中了。眼睛睁得大大的,生怕漏掉一句话,少看一个动作。正看得津津有味时,银幕上出现了闪烁杂乱的星点,说明该盘的胶片转到头了。换片的间隙,有的观众借机往放映机方向移动,有的年轻人使劲往最佳位置挤。先前坐在板凳上的观众,被站在前边的人挡住了视线不得不站起来。人群就像波浪一样一起一伏,放映桌和绑在桌腿上的小竹竿、电灯泡也来回摆动。杨新德不得不拿着麦克风边喊“坐下”,边用小竹竿在观众头上来回挥舞,也有被挤得不得不停止放映的。
那时候,经常放映的国产故事片是《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打击侵略者》《英雄儿女》《上甘岭》和革命样板戏等;外国电影有《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年》《宁死不屈》《卖花姑娘》《看不见的战线》《鲜花盛开的村庄》等。这些片子虽然都放过好几遍,但在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仍是异常兴奋,每放必看。当《侦察兵》《青松岭》《红雨》《火红的年代》《渡江侦察记》《闪闪的红星》《艳阳天》《金光大道》之类的新片下来后,拷贝很少,两个电影放映点只能错时放映同一部片子,下一个点派民兵轮流跑片。往往是一个地方放完一盘带(每部电影一般是3带),就立即转送到另一个放映点。如果跑片的人途中出现问题,没有及时跟上,观众就会焦虑难耐、翘首以盼,十分难熬。人们的目光一直盯住放映桌或放映员的一举一动。等一小会儿片子来了还好说,如果等的时间长了,就会有人骂骂咧咧,甚至退场。
放电影最怕的就是中途下雨、放映机出现故障。有一天晚上,在刘付汉大队放映黑白故事片《侦察兵》时,刚放一半电影胶片突然卡壳了,发出“咔嚓咔嚓”的响声。杨新德马上拿起麦克风安慰观众:“胶片卡壳了,我要修修,请大家保持安静。”半个小时后,电影图像虽然放出来了,但没有声音。观众中出现了骂人的、嚎叫的、吹口哨的声音,直至放映结束。这是杨新德当放映员中最狼狈的一次。
八十年代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各行各业都放开搞活了。一些脑瓜活、有眼光的农村青年纷纷贷款、筹集资金购买电影放映设备。我在韩庄公社工作时,发现家住翁屯大队大方庄的王伟竟然辞去了汝南县化肥厂的工作,花3000多元购买了新式银锡灯电影放映机,4000多元购买了发电机和宽银幕镜头,到汝南县电影公司注册、培训后就开张了。他每次到县电影公司花5块钱租一部电影片(加演片是免费的新闻记录片),凡是有结婚、生子、盖房、上梁、孩子考上学的家庭大都要放电影庆贺。找王伟预定放电影的场次一个挨一个,除了雨雪天气外,几乎一天不停地放映。那时每部20元,每晚放两部,刚刚富裕起来的农民兴高采烈,并不在乎。如果遇到《少林寺》《少林小子》《武林志》《牧马人》《自古英雄出少年》等抢手的片子一场能收入80元。由于王伟的机器新、技术好、方法活,没有现钱的可用粮食顶账,因而在水屯、韩庄、老君庙一带打得很响,引得许多人羡慕。聂村的唐国贤、西马村的吴建国、和庄村的潘银阁、康店村的潘金山等人纷纷效仿,他们相继购买了电影放映机,分别活跃在各自不同的区域。
八十年代中期,韩庄乡领导让实力较强的王伟承包了乡政府电影院。他投资30000多元,把原来的水泥墩全部换成了木座椅。从此,王伟不在放露天电影了,而是躲在电影院后墙上方小窗口的那个小黑屋里放映。观众看不到放映员,放映员就成了神秘人士。那时候,白天夜晚一场连一场地放,各村委会、学校等单位包场不断,王伟的脸上整天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随着电视机的广泛普及,受到录像机、投影机、影碟机、电脑等现代化影像设备的冲击,电影市场慢慢地萧条了,部分电影放映员不得不停业转行。
如今,农村中的电视替代了电影放映,电影放映员的身影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可当年带给人们的欢乐和笑声,却仍在田野里回荡。
责任编辑:律凯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