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三农 生态农业

23年种出绿色“家园”

2019-04-28 10:18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闫继华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原标题:23年种出绿色“家园”

学生们正在种树。本报记者 栾雨嘉 摄

春风作伴,播绿当时。4月22日,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吹响了全民春季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的号角。

贵南县自然资源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办公室主任何克虎早早来到植树现场。他介绍,此次种树主要分为工程造林和义务植树。义务植树要完成266.6公顷,现在主要开展义务植树,工程造林则按照招投标的方式对外承包。工程造林的地点主要在沙沟、茫拉沟、木格滩,而义务植树的地点则分布在县城河滩、德吉滩和黄沙头。

种树就是种“风景”。在德吉滩,何克虎看着即将栽种的苗木说:“我们主要种青海云杉、乌柳、青杨、榆叶梅、紫丁香、海棠等树种。根据当地海拔、气候、降水量等因素,采取‘适地适树’的原则,采用乡土树种,保证苗木的成活率。”而且,德吉滩靠近572国道,往来车辆众多。夏季,人们开着车游玩,看着道路两边的绿色风景,也会油然而生出一种喜悦。并且,道路两边种树,也起到吸尘、降低噪音的作用。

种树就是种“经济”。确实,种树在产生生态效益的同时,也源源不断产生着经济效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导当地干部群众在保护环境中获得“生态红利”。何克虎说:“今年县委、县政府也出台了惠民政策,我们在收购苗木时首先考虑收购本地苗木,贵南县有很多自愿种植苗木的百姓,通过收购他们的苗木来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在管护方面,贵南县设立了1141名生态管护员,他们主要负责种植完成后的修枝、浇水,防止牛吃羊啃、人为破坏等工作。生态管护员每人每年报酬是21600元,其中1012人是贫困户,这也为当地脱贫攻坚行动贡献了力量。

另外,何克虎回忆:“这里很多牧民的草场都被沙子掩埋了,种树能够稳固沙丘,减缓风速,这样有利于草场植被的恢复。

毕竟贵南县农牧民群众大多以放牧为生,等草场植被恢复好了,草原承载力增强了,群众们在保护的基础上利用草原,搞养殖也可以挣钱。”

种树就是种“情怀”。这边,贵南县的干部职工们在各自片区忙得不亦乐乎,那边,海南州第四届“老少携手添绿色,植树造林美家园”活动也在县黄沙头沙漠公园如火如荼开展着。30名居住在县城的退休老干部和70名贵南县森多镇寄宿制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一起在沙地里杨柳插杆。

60岁的退休老干部才让太说:“挥锹、培土都是力气活,年纪大了,在沙漠种一次树真的不容易,我们格外珍惜这种机会!每年4月份的义务植树都是全县规模最大,也是全县干部群众格外重视的活动。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对这片土地充满依恋、爱得深沉,看着黄沙头逐渐被绿色填满,我们的心情就很舒畅,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吃苦流汗不算啥。”

老人们想发挥余热,为孩子们树立榜样;孩子们参加活动,也培养了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坚忍不拔的精神。种树,在于薪火相传,在于久久为功。

23年的时间,一个孩子也已经长大成人,步入社会。而在“种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的贵南县,当地群众花了23年的时间种出了自己的“家园”。贵南县大面积种树始于1996年,现在,森林的覆盖率由1996年之前的2.6%提高到了14.94%。回眸处,寸草不生、沙尘暴不断的地方变了样,现如今,沙柳、青杨已是郁郁葱葱,海棠、紫丁香则在春风中开得烂漫……

本报记者 栾雨嘉

 
 

责任编辑:闫继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