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海望 丹心翰墨书华章
摘要:关海望从6岁开始就向颇有书法功底的大哥关山性学习书法。他知道传统的东西要代代传承, 作为书法家自己有责任有义务让更多的人得到这方面的教育。关海望是名副其实的军旅书法家。
关海望在创作。
□全媒体记者 景中原 文/图
“关海望回来了, 他要为家乡的孩子执教并设立奖学金, 以资助鼓励在书画上品学兼优的孩子, 为家乡建设培养人才。 ” 几天来, 这条消息在上蔡县东岸乡关庄村引发不小反响, 乡亲们纷纷登门看望这位出生贫寒家庭, 踩着两脚黄泥走出偏僻落后小村, 依靠个人拼搏收获成功, 让家乡父老觉得脸上有光彩的赤子。
关海望, 1969年11月出生于上蔡县东岸乡关庄村, 1987年12月参军入伍, 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 曾任解放军某部工程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多次在 《人民网》 《中国新闻网》 《央广网》《今日头条》 《搜狐网》 《中国青年网》 《新浪网》 等媒体发表。
2015年, 关海望被评为中国好品牌年度十大艺术人物, 2016年被央视教育频道 《水墨丹青》 栏目组评为 “最具社会责任感艺术家” , 2018年荣获 “全国十大影响力品牌书法艺术人物” 称号。现任中国教育频道 《水墨丹青》 书画院副院长、 全国名人书画艺术界联合会主任委员、 银川市金凤区职工书画院院长、 宁夏博尚书画院院长。
一
关海望兄弟姐妹7个, 小时候, 一家9口人仅靠几亩地讨生活, 日子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捉襟见肘的清贫生活使幼小的关海望过早地成熟起来。“一定要好好读书, 用知识改变命运。 ” 这个信念早早地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
关海望从6岁开始就向颇有书法功底的大哥关山性学习书法。由于家庭贫穷买不起纸墨, 他每天除在有限的废旧纸张上练习外, 更多的是以树枝为笔, 以沙地当纸, 每天写写画画, 乐在其中。就这样, 关海望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的近10年间, 勤学不辍。他的书法水平逐年提高, 受到老师、 同学和乡亲们的称赞。每年春节是他最忙最累的时候, 全村的父老乡亲都会拿上一沓又一沓红纸让他书写春联, 直写得这个小小 “书法家” 手臂发麻。
二
1987年, 关海望参加高考, 但天不佑人, 他未被录取。为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不让父母操心, 他毅然放弃了复读。同年12月, 关海望踏上了从军之路。部队的艰苦训练, 不仅磨砺了他的意志, 也让他焕发斗志, 不管是在紧张的训练之余, 还是在繁忙的文书工作之后, 他总是挤出时间学习文化、 练习书法。天道酬勤, 1995年关海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通讯学院。在学院期间, 作为班长, 他带着学员多次出色完成院领导交给的任务。课余他徜佯于西安碑林里, 陶醉在古代书法艺术宝库中。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先贤融古今。1997年, 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继续深造。在校期间, 他利用业余时间, 以二王为宗, 苦修魏碑, 再涉小篆, 汲取古今书法之精华, 博采众长, 逐渐形成了高古秀润、 宽博道媚、 沉雄俊雅的风格。中书协副主席毛国典称其行草篆隶无不精妙得体, 看似信笔而就, 实则合妙理法度, 极富格律韵致, 将笔墨的沧桑、 厚重、 秀雅之美展现得如天风海涛之曲。
“树高千丈离不了根, 人再辉煌忘不了本” 。关海望成名不忘造福桑梓,他觉得家乡的孩子太苦了, 决定个人出资为家乡建一书画院, 让家乡的孩子受到传统文化熏陶。他知道传统的东西要代代传承, 作为书法家自己有责任有义务让更多的人得到这方面的教育。关海望是名副其实的军旅书法家。正所谓:三十载军旅生涯屡立奇功, 不惑年翰墨人生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xumingxia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