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县区 西平县

焦艳艳:巾帼花开红艳艳

2019-03-27 08:03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wh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记者 丁 振有这样一群特别的姑娘,她们不嫌脏不嫌累地走在脱贫攻坚一线,用青春和汗水铺就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路。西平县委宣传部驻二郎镇二郎村第一书记焦艳艳就是其中一员

记者 丁 振

有这样一群特别的姑娘,她们不嫌脏不嫌累地走在脱贫攻坚一线,用青春和汗水铺就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路。西平县委宣传部驻二郎镇二郎村第一书记焦艳艳就是其中一员。

生于1982年的焦艳艳虽然是一名“80后”,但她志向不输男儿、干劲不输男儿、成绩不输男儿,先后到出山镇狄庄村、二郎镇二郎村两地,扛起了“第一书记”这面大旗,并连续4年投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工作中。

“既然驻村了,就要静下心,立志根植广袤大地,誓做群众贴心人,干出成绩……”这是她的第一篇驻村日记,也从此开始了驻村第一书记的生活……

2015年9月,西平县出山镇狄庄村来了一位女第一书记,这个消息在村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瘦弱的身材、白皙的面庞,说起话来柔声细语,典型的城市小清新形象,这是焦艳艳给村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听说她还是生于1982年的“80后”,村民们感到好奇的同时,更多的是疑虑:这样一个娇弱的城里小妮子,能给咱村带来啥变化?

狄庄村地处西平和舞钢交界地,地理位置偏僻,村庄分布偏远,居住零散,全村辖8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463户1753人,群众增收渠道少,生产生活落后于全县平均水平。

初来乍到,看到村里破旧的民居、泥泞的村组道路、滞后的农村经济、匮乏的文化生活……焦艳艳在村里的第一晚是无眠的。孤灯残影下,她这样写道:“既然驻村了,就要静下心,立志根植广袤大地,誓做群众贴心人,干出成绩……”

“要让群众认可,不仅要把群众当‘家人’,更要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行不行事上看,这是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焦艳艳让村民们看到,她这个城里来的姑娘,一点也不比男人差,干起事来雷厉风行、一丝不苟。

为尽快了解狄庄村的情况,焦艳艳迅速调整状态、转变角色,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谈心,聆听他们的呼声。短短两个月,她已全面了解村情民意。

通过大量走访,焦艳艳发现狄庄村和韩庄、小张庄、柴火沟3个自然村都不通公路,村民出行的艰辛,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深有体会。了解情况后,她把着力点放在强基础、办实事、解难事上。

接着,焦艳艳多次向县、镇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协调,通过不懈努力,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5.7公里的水泥路,结束了村里不通水泥路的历史。

“对村民而言,一条路也许就是一生的等待;对我而言,这短短5.7公里的路却是与村民沟通的一座连心桥。”焦艳艳在驻村日记中这样写道。

为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一年多时间,焦艳艳多方协调项目和资金,为村里装上了体育健身器材,新建了小游园和公厕,建成了安全饮水工程。

依托狄庄村水产养殖传统产业基础,焦艳艳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工作思路,村里自筹资金近100万元,将废弃多年的坑塘改造成230亩水面的水产养殖基地,并通过专业合作社,带动众多贫困户参与经营创业,提供了增收途径。

“只要真心下沉,没有虚情假意,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会把我们当亲人。”

脚下多沾些泥巴,心中才能常念百姓。自驻村以来,焦艳艳深入农户亲身感受农户之苦,把群众的事始终放在心上。

为全面察民情、解民意、化民怨,焦艳艳带着14名村组干部,顶烈日酷暑、冒风雪严寒,村不漏组、组不漏户,在全村开展大走访和大化解活动,排查出矛盾纠纷40多起,全部得以化解。

2017年10月28日晚9时许,贫困户刘奶奶突发疾病到村委求助,正要休息的焦艳艳赶紧和帮扶队员一起展开紧急救治,联系县人民医院派救护车火速赶到村委,对老人进行施救。事后,这个感人事迹先后被省、市媒体多方宣传报道。

2018年1月22日上午,焦艳艳拖着连续3天高烧的虚弱身体,到贫困户杨志宾家动员危房改造工作。路遇一泥坑时,她不小心摔倒了,衣服、鞋子上全是泥浆。爬起来后,她穿着湿透的棉衣赶到杨志宾家,直到把工作做通做好,才回家换衣服,随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回村委召开迎检会议。

去年冬天,狄庄村遭遇了一场暴雪,天还没亮,焦艳艳打开屋门,就见一位大叔在村委院里扫雪。大叔憨厚地解释:“我看雪厚,怕你出来不方便,就帮着在院里铲一条路。”到贫困户家里清扫积雪时,一位大娘拉着焦艳艳的手说:“闺女,天这么冷,你这么瘦弱单薄,我把俺家的电暖气给你搬过去吧!”

爱总会有收获。村里群众一个温暖的举动、一句肺腑的话语,让焦艳艳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暖意和坚持的力量。

“对不起我的爱人、我的亲人,我很愧疚,但是脱贫攻坚这项工作不能耽搁。”

作为全县被派驻最远的一位女书记,焦艳艳不仅挑战着身体透支的极限,也忍受着对家人愧疚的煎熬。

由于长期在村里忙,焦艳艳难得回家一次,丈夫当初也很不理解。一次,丈夫不请自来,到村里看望她。趁着午饭前的一小段时间,焦艳艳带丈夫到最远的一个村庄转转。

夫妻俩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走了近2公里,看着乡亲还住着破旧的房子,听着乡亲声声质朴的问候,丈夫感慨地说:“我懂你了,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那一刻,焦艳艳再也无法控制情绪,心中的坚强瞬间垮塌,眼泪夺眶而出。

丈夫能理解,但委屈最多的还是年幼的孩子。平时在村里,焦艳艳根本不敢给孩子打电话。每次打电话,孩子总会哭着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

声声催泪,句句戳心。为了能陪伴孩子,弥补对孩子的亏欠,她甚至动了把孩子转到狄庄小学上学的念头。

驻村是艰苦的,但有苦也有乐。对于一个对生活充满情调的“80后”,焦艳艳将驻村的日子过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她收养了一只流浪狗,自己顾不上吃饭,哪怕是饼干也要喂它一口;在斜阳暖照的山坡,她喜欢踩着厚厚的落叶,听那“沙沙”的声音;在深蓝的夜空,她痴迷于璀璨夺目的繁星;在秋高气爽的季节,她生平第一次看到了心仪已久的萤火虫……

2018年3月,县里统一调整,焦艳艳被调整到二郎镇二郎村任第一书记。临走时,狄庄村的老百姓拉着她的手泪水涟涟,怎么也舍不得她走。还有群众自发为她送来了锦旗,甚至有群众打来电话说,想她了,让她常回去看看……

新的战场,新的挑战。面对新任务,焦艳艳青春激扬,放飞着自己新的梦想。在二郎村任第一书记一年来,二郎村各项工作由后进村逐渐变成先进村,经济社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焦艳艳也先后被评为省、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年度考核优秀。

责任编辑:wh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