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保本基金转型 混基成主流选择
摘要: 随着资管新规逐步落地,保本基金渐进入转型高峰期。
随着资管新规逐步落地,保本基金渐进入转型高峰期。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2日,今年共有67只保本基金转型,成转型主力军。其中,保本基金多转为风格稳健的混基和债基。业内人士认为,对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而言,可考虑投资管理能力较强的债基和绝对收益策略基金。
过半保本基金转型
保本基金以固收类标的为投资对象(如定存、债券和票券等),同时会轻仓参与衍生品以赚取市场利差,是一种稳健型产品。记者了解到,保本基金曾在2015年-2016年间大规模发行,锁定期以两到三年居多。彼时因二级市场波动,保本基金收到投资者青睐。但是,若基金净值与面值差异过大,则可能带来刚性兑付压力。
为顺应打破刚兑趋势,去年初发布的《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要求,根据“新老划断”原则,存量保本基金到期后除了改名为“避险策略基金”,还取消连带责任担保机制,以避免行业承担“刚性兑付”义务。
Wind数据显示,截止到12月12日,今年共有214只基金产品进行转型,远高于2017年的91只和2016年的90只。其中,数量最大的是保本基金(67只,占比31.31%)。截至目前,市场上还剩有57只存量保本基金,这意味着2017年底的存量保本基金超过一半已经完成了转型。截止到今年三季度末,57只产品的资产净值为628.84亿元。以到期时间最晚的汇添富保鑫保本基金时间计算,在2019年9月30日后,保本基金将彻底退出市场。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保本基金早在两年前已停发新品,存量规模的转型或清盘不会对市场产生大影响。
混基成主要转型方向
从到期时间来看,明年上半年将迎来保本基金扎堆到期。对于到期后去向,分析人士称,清盘会产生客户和管理资金流失,基金管理人多倾向于结合二级市场行情,将保本基金转化为结构接近的基金产品。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只有16只保本基金清盘,而在67只转型产品中,则有52只转为混合基金,8只转为债基,转为股基的只有5只。其中,自今年12月以来,也有国泰新目标收益保本和招商安弘保本等产品发布到期转型公告。招商基金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其旗下保本基金主要转为灵活配置型基金,少数为债基。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57只存量保本基金有51只获得正收益,其中交银荣祥保本、天弘乐享保本等8只基金收益率超过4%,招商安弘保本的收益率也超过3%。“保本基金契合风险收益特征较低的投资需求,当前市场整体投资者风险偏好仍相对较低。”招商基金相关人士表示,对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而言,在保本基金退出市场后,可考虑投资管理能力较强的债基和绝对收益策略基金。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中国证券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