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乡土文化 老照片

捐书记

2018-12-07 08:18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yss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金嘉声那是2004年5月的一天,在豫南重镇驻马店工作的妹妹打来电话说:“哥哥,给你说个好消息,咱老家驻马店有大学啦,叫黄淮学院,是省属四年制多学科本科院校,在中

金嘉声

那是20045月的一天,在豫南重镇驻马店工作的妹妹打来电话说:“哥哥,给你说个好消息,咱老家驻马店有大学啦,叫黄淮学院,是省属四年制多学科本科院校,在中文系还设有新闻专业呢!”我听了喜出望外,连连说:“好,好,好!这真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啊!我以后抽空一定回家去看看。”

翌年金秋,我应邀回家乡参加母校——汝南高中建校100周年(1905~2005年)庆典活动后,专门造访了黄淮学院。

步入校区,徜徉其间,偌大的校区里绿叶婆娑,花香四溢,造型各异的教学楼、科研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鳞次栉比。课余时间,莘莘学子有的在绿荫下、湖塘边读书切磋,有的在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上展现球技,一拼高下。置身在黄淮海平原上,破天荒建起的这所大学,我这个出生在这片沃土,并在老家上完小学读完初中、高中的农民的儿子,怎能不为改革开放后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高兴和自豪呢。因我曾在中国新闻学院工作过一段时间,对教书育人有感触,加以黄淮学院又有新闻专业,更对其钟爱有加。随后,我又几度光顾该校,并与新闻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座谈交流。当我听到他们反映学院建校时间不长,经费有限,图书资料不足,尤其是新闻专业方面的图书远远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时,我便产生了一个念头,自己是喝着汝河的水、吃着黄土地上长出的五谷杂粮长大的,大学毕业后走向社会一直在新华社工作,可几十年来总觉得愧对家乡,没给家乡作过什么贡献。而今,我如能把自己珍藏多年的新闻、文学等方面的书籍捐赠给黄淮学院,给有志于新闻事业的学生加点“餐”,也算是对家乡建设尽了绵薄之力。

回到北京后,我把向黄淮学院赠书的想法说给老伴儿畅锦芝,她一听欣然答应,说自己到新华社就在机关党委和社党校搞理论教育等工作,也攒有不少有关政治、哲学、党建等方面的书一起捐给他们吧!主意一定,经过系统整理、归类,我于2012年、2014年和2015年先后分三批共向黄淮学院捐赠图书1150册。这些图书中既有20世纪50年代问世的,也有21世纪初出版的,时间跨度前后达60年,就题材和内容看,既有马恩列斯的经典著作和政治、哲学、历史等方面的,又有我在大学时期读过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古代散文、唐诗、宋词等名著,更多的则是新闻方面的图书,如《毛泽东论新闻宣传》《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新华社撰写的新闻作品》《穆青传》《穆青论新闻》《穆青通讯选》《穆青散文》,郭超人同志的《喉舌论》《郭超人作品选》,南振中同志的《记者的眼睛》《记者的发现力》《记者的战略眼光》,冯健同志总主编的《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以及《新中国传媒50年》等。

黄淮学院对我捐赠的图书非常重视,认为此举丰富了该院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对学院的教学、科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图书不少已经绝版,更显弥足珍贵。为充分利用这些不可多得的图书资料,学院图书馆特在馆内设立惠存书库,并有专人管理,开架供师生参阅。学院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当今社会各界向学校捐赠图书,已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仅我院目前接受的捐赠图书就有2000多册,捐赠人中有离退休老干部、作家、军人、书法家,也有教师、学生和普通市民。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