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暮桥和钱学森的一场对话
摘要:薛暮桥钱学森《瞭望》周刊1985年第2期上的一篇文章——《薛暮桥和钱学森的对话》,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关键节点上,记录了著名经济学家、时任国务院经济研究中
薛暮桥
钱学森
《瞭望》周刊1985年第2期上的一篇文章——《薛暮桥和钱学森的对话》,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关键节点上,记录了著名经济学家、时任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总干事薛暮桥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自然科学如何更好地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如何运用到经济研究并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一次思想碰撞。科技如何与经济相结合,一直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但在30多年前并不为人所熟悉。薛暮桥和钱学森的对话,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解决这一核心问题的肇始。
数学模型怎么用在经济方面
薛暮桥当时的秘书李克穆,至今对1984年10月的那个下午记忆犹新。
几天前,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在北京京西宾馆的走廊里,正在参会的薛暮桥和钱学森迎面相遇。李克穆记得,薛暮桥开口道,我们中心有不少研究人员都在研究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究竟怎么用在经济方面,特别是用在经济改革方面,你是系统工程方面的专家,很想听听你的意见。钱学森答道,我的确是做这个的,但是怎么运用到经济领域,这方面的研究我还欠缺。哪天会散得早,咱们可以聊一聊。
两天后,钱学森来到了薛暮桥房内。“一句客套话没有,直奔主题。”当时,在场的李克穆感到二老谈论的这个问题太重要了,急忙找纸笔记录,房间里居然没有纸。情急之下,他抓过一张报纸,在空白处记起来。
二老谈得兴奋,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他们认为,怎样更有效地利用自然科学知识为社会科学特别是为经济发展服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把系统工程运用到经济研究中去,并收到有价值的实际效果,很值得研究。
此外,薛暮桥、钱学森还特别提到系统工程在为经济服务的实践中,要解决的几大难题。如经济统计数据不够准确、一些地方在运用数学模型时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况等。
回忆起这段经历,已从保监会副主席任上退休的李克穆依然激动:“这不是他们两位的事情,这涉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自然科学跟社会科学怎么结合,数学模型究竟怎样有效地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管理经济
《瞭望》编辑部从上会记者口中得知有这样一次对话,立刻意识到,这是经济和科学领域两位巨匠难得的思想碰撞,是多学科融合的风向标。同时,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这个经济体制改革大幕即将拉开的历史节点,探讨科技如何为经济发展服务,具有特别的前瞻性和现实意义。
“第二天,《瞭望》周刊的记者就找到了我。”李克穆说。
1985年1月,这篇对话稿出现在《瞭望》周刊1985年第2期的“特稿”栏目中,并加了“肩题”和“编者按”。“编者按”认为,两位科学、经济学大家的这次对话是偶然的,但是所涉及的问题包含着某种必然性。
钱学森的秘书涂元季告诉记者,文章中提到的系统工程,是上世纪70年代末,钱学森对航天系统工程实践经验的一般性理论总结。他记得,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一次汇报中,钱学森曾向病中的周恩来总理介绍了系统工程的方法,周总理听后认为这个方法很好,很多领域都可以采用,能改变中国当时组织管理水平较低的状况。改革开放之初,系统工程这一方法再次被提起,并得到决策层的重视。很快,国务院有关领导就请钱学森前去作报告,主题就是如何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管理经济,在宏观政策的制定中用数学定量分析的方法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985年,《瞭望》周刊以两位科学大家对话的形式,将这个话题放在全国视野之下,一下子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薛暮桥和钱学森的主持下,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社科院、中科院分别推进了一系列相关工作。这篇对话稿所提出的自然科学和经济相结合,特别是科学技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已成为此后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出发点。
(摘自《瞭望》 徐欧露 孙英兰/文)
责任编辑:yjh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