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乡土文化 老照片

四座房子

2018-10-01 09:10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yss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石看祥父亲老了,住进厨卫一体的房子里感觉便捷。他庆幸当初没有固执己见,坚持建老式的楼房,否则怎么会有现在的便利。闲下来的父亲常常坐在庭院里,打量着这座白色的两层

石看祥

父亲老了,住进厨卫一体的房子里感觉便捷。他庆幸当初没有固执己见,坚持建老式的楼房,否则怎么会有现在的便利。闲下来的父亲常常坐在庭院里,打量着这座白色的两层小楼。

在目前,要说人们对什么印象最深刻莫过于房子。作为一位目不识丁的农民,父亲当然不知道杜甫的那句名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是,自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是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的。我问父亲这四十年来,生活中最不能忘怀的是什么,父亲总会脱口而出:“房子。”是的,这四十年来,父亲先后亲手建了四座不同风格的房子——草房、瓦房、平房、楼房。

这四座房子的修建,几乎是十年一个台阶。最让父亲费心的是建第一座房子和第四座房子。建第一座房子是刚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第三年,刚刚能吃饱肚子,还没有多余的闲钱。建一座房子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得提前筹划。建房前一年,父亲开始了一项最基础的准备工作:脱坯。1982年夏天,父亲基本上就在做这项工作。挖土、撒麦糠、浇水、和泥、制坯、晒坯、垛坯……父亲一个人有条不紊地忙着。有时除了白天,父亲为了赶出土坯的量,常常干到深夜。一个夏天过去,父亲整整瘦了一圈,跟非洲人似的。秋天,父亲开始运回檩条和茅草,建房的材料一切准备就绪。第二年开春,父亲广邀乡邻开始了建房工作。两个月过去了,在父亲的辛勤劳作和乡邻们的大力支持下,一处正房三间、偏房两间的小院拔地而起,望着建成的新房,父亲满意地笑了。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农村流行建瓦房。谁谁家又建了新瓦房气派,娶媳妇不愁了,这样的话题在村里传播着、热议着。二哥此时已到了结婚的年龄,父亲咬咬牙到亲戚家借点钱,一座亮堂的瓦房建起来了。

建瓦房时,借的钱刚还完没两年,三哥又到了结婚的年龄。这个时候,又流行起建平房,父亲低头琢磨着,是建和老二一样的瓦房还是建平房,如果建平房,老二两口会不会不满意。想来想去,父亲最终还是为三哥建起了平房,要跟着潮流走呀!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2006年了,眼看老四就要结婚了,还是没房子,虽说供他上大学花了很多钱,但也不能看他没有房子住。可是父亲手里实在没钱了,指望地里那点收入和他那少得可怜的工资建房,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建起房。此时,父亲垂垂老矣,眼看各种建筑材料都在涨价,父亲整天愁眉不展。最后,年迈的父亲决定先找亲戚借点钱,能借多少是多少,至于欠下的账让老四慢慢还吧!父亲就这样决定为老四建了两层楼房。后来,在建楼房样式上,父亲和老四的意见发生了分歧。父亲建议建老式的不至于欠账太多,老四的意见是建新式的不至于落伍。最后,父亲依了老四的意见,但不打柱子和圈梁了,那样就能省一些钱,因为实在借不来钱,老四也只能妥协了。这座两层小楼,在父亲的决定下,历时一年终于建成了。

我问父亲,对建四座房子有何感受,父亲沉思了一会儿说:“虽然在建房的过程中艰苦了些,但最终还是都建起来了,并且一座比一座住着舒心。这是托改革开放的福啊!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