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添动力 绿色发展引航向
——中国农科院2018生猪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协同创新项目现场会侧记
摘要:记者 王朝朝 文/图图为专家在介绍适用于不同区域、不同养殖规模、不同生产模式的7套技术模式。9月9日~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生猪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协同创
记者 王朝朝 文/图
图为专家在介绍适用于不同区域、不同养殖规模、不同生产模式的7套技术模式。
9月9日~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生猪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协同创新项目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中国农科院、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南省畜牧局、河南省农科院等相关负责人以及我市相关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项目单位的专家、领导及本地养猪企业等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生猪绿色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协同创新项目于2016年立项,2017年开始正式启动实施。该项目由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牵头,中国农科院相关研究所15个创新团队、5个地方研究所、4所大学、23家国内优势企业参加,对生猪全产业链提质增效“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开展协同创新,在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分别部署了17个示范基地,集成应用近20项技术成果,形成了适用于不同区域、不同养殖规模、不同生产模式的“良种繁育、绿色高效饲料、疾病防控与兽药疫苗减负、粪尿资源化利用、猪肉加工增值、养殖屠宰全程追溯、种养循环等7套技术模式,年出栏生猪约2340万头,取得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该项目以支撑引领生猪养殖绿色发展为主线,以绿色投入品、节本增效技术、生态循环模式、绿色标准规范为主攻方向,全面构建高效、安全、低碳、循环、智能、集成的生猪养殖绿色发展技术体系,推动相关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注重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从以注重生产功能为主向生产生态功能并重转变,从以注重单要素生产率提高为主向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主转变。
绿色提质增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应用诸多单项技术和成果,更需要对诸多单项技术成果进行有的放矢的集成创新。该项目不仅是一个科技接地、举措创新落地的项目,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农科院建院60周年贺信中提出的“三个面向”、“两个一流”和“一个整体跃升”指示精神的充分体现。
“绿色提质增效应当从全产业链大分工大协作环节各个技术整合入手,而非某个单一环节技术,我们的行业主管部门、协会、企业及养殖管理人员、科研人员都应该树立全产业链和大协同大联盟意识,稳步推进提高生猪产业的整体水平。”“以绿色投入品、绿色生产技术、减量高效技术、质量标准体系为主攻方向,全面构建高效、安全、低碳、循环的生猪养殖绿色发展技术体系……”“作为项目主持单位,我们将会继续在人才、组织、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保障,确保项目做出亮点,推动项目成果继续落地、渐次开花!”会议现场共说发展,新锐观点激情碰撞。
我市是河南省生猪第一大市、肉牛第二大市,具有较大的养殖规模和较高的标准化养殖水平。去年11月,中国农科院在我市召开了全国生猪绿色养殖提质增效协同创新项目推进会,经过近一年的项目推进,形成了生猪高效生产、绿色环保饲料等19个主推技术和成果。在中国农科院强大的科研实力助推下,我市生猪产业绿色发展、创新融合、提质增效体系将进一步完善,转型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水平将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此次现场会展示了适用于不同区域、不同养殖规模、不同生产模式的“良种繁育、绿色高效饲料、疾病防控与兽药疫苗减负、粪尿资源化利用、猪肉加工增值、养殖屠宰全程追溯、种养循环等7套技术模式含19项单项技术、6个示范企业、1个示范协会的成果;组织了项目示范企业优质无抗风味猪肉现场品尝会,绿色生态猪肉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九月的风,吹来丰收的消息,而我市的畜牧业绿色提质增效发展也即将迎来自己沉甸甸的收获。
责任编辑:wh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