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经济 通信科技

油水分离新技术渗透速率提高5个数量级

2018-09-06 13:28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原标题:油水分离新技术渗透速率提高5个数量级5日,记者从长沙理工大学获悉,重庆大学教授孙立东、湖南省百人计划专家贾传坤、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韩拯共同主导,联合新

原标题:油水分离新技术渗透速率提高5个数量级

5日,记者从长沙理工大学获悉,重庆大学教授孙立东、湖南省百人计划专家贾传坤、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韩拯共同主导,联合新加坡科技局化学与工程研究院等国际团队,开发了一种“渗透阳极氧化法”,可在孔径10—100微米、厚度1—5毫米的多孔钛三维微通道内,实现超亲水涂层的全覆盖,使水滴在多孔钛的渗透速率提高5个数量级。油水乳液经微通道过滤获得的高纯水相,总有机碳含量降至25ppm以下,油水分离效率达99.9%以上。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子刊《iScience》。

油水分离,是一种将油水混合物分离,以实现废油回收利用、污水净化排放的绿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餐饮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石油化工工业等领域。传统分离方法仅局限于油滴尺寸较大的情况。当油滴尺寸小至几十微米以下,则几乎失去分离效果。

为实现对水中微米级油滴(即油水乳液)的高效分离,需获得有高孔隙率和超浸润性,具良好化学和机械稳定性的材料。多孔钛则是一类理想过滤材料。不过,其不具备超浸润性,对油水乳液没有分离效果。同时,受其微通道尺寸限制,很难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超浸润改性。该研团队开发的渗透阳极氧化法,可在多孔钛三维微通道内制备和调控超亲水纳米管涂层,最终实现油水乳液的高效分离。方法突破了传统油水分离技术瓶颈,具广泛应用前景。目前,基于该技术的小试原型机已研制成功。(记者 俞慧友)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科技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