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Ⅲ”试验性应用完成4200米深潜
摘要: 记者3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龙Ⅲ”无人缆控潜水器(ROV)近日在西北太平洋海山区成功实施5次深海下潜,完成了典型海山的环境调查任务,最大
记者3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龙Ⅲ”无人缆控潜水器(ROV)近日在西北太平洋海山区成功实施5次深海下潜,完成了典型海山的环境调查任务,最大潜深4200米,并成功采集到结壳和结核样品,以及海绵、海百合、红珊瑚等6类生物样品。中国大洋48航次领队孙利佳表示,“海龙Ⅲ”ROV系统的试验性应用成功标志着我国深海科学考察又添新利器。
据了解,“海龙Ⅲ”是国内首台6000米级通用作业型ROV,今年4月完成海试验收,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
“‘海龙Ⅲ’有两大优势:一是可以实现大跨度、长距离近底观测取样;二是具备定点、精细化作业能力。”设备主要负责人吴超介绍,在“大洋一号”母船的配合下,“海龙Ⅲ”在水下完成了海山区功能测试、定点取样、标识物投放、母船与ROV联动配合、近底长距离观测、拍照摄像等功能目标任务。“其中一个潜次长时间近底作业达6个小时,挑战海底多变地形,并与母船进行了很好的联动配合。”
中国大洋48航次首席科学家李怀明表示,此次“海龙Ⅲ”ROV系统的试验性应用任务是根据“蛟龙探海”工程总体方案规划开展的,是“蛟龙探海”工程中“深海技术装备发展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应用结果表明,“海龙Ⅲ”ROV性能状态稳定、作业模式成熟、取样手段丰富、本体操控娴熟,能够适应多种水深和地形环境,具备了在全球60%海域开展科学考察活动的能力。(宁晶 陈瑜)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 科技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