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当代文化 戏曲

正阳梨园春秋

2018-08-29 08:32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yss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王淑和 熊华民 袁子亮引子汝埠人家烟树重,河流如镜垒如峰。登高士女年年愿,看罢迎春听劝农。这是唐朝贞元年间流行于真阳(正阳)县境内的一首《竹枝词》曲。正阳夏朝时为

王淑和 熊华民 袁子亮

引子

汝埠人家烟树重,

河流如镜垒如峰。

登高士女年年愿,

看罢迎春听劝农。

这是唐朝贞元年间流行于真阳(正阳)县境内的一首《竹枝词》曲。正阳夏朝时为慎国,周朝时县南境为江国,北部属慎国。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置县,距今有2100多年。正阳戏曲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商朝周朝,特别是春秋时期正阳境内就出现歌舞、鼓舞等娱神活动,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逐渐演变成为具有鲜明中原楚文化特征的正阳戏曲文化。

探寻正阳戏曲文化形成的轨迹

正阳地处豫南,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处,受楚文化影响,早在春秋时期就信鬼、信神、好祀,用歌舞、鼓舞形式娱神。《正阳县志》里“吓马(神汉),赤舞,虽虎而往观,社火、跷生风盛乡里”的记载,说明歌舞之类的娱神活动当时在正阳比较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娱神形式逐渐演变为娱人。这种娱人形式又渐渐演变成戏曲表演的雏形。唐贞元三年(公元787年)真阳(正阳)县令俟云,在任期间非常喜爱由伶人演唱的《竹枝词》,常以这种歌舞娱乐形式教育百姓。后来,俟云升迁到湖北襄阳,忽然得了一场大病,思念真阳乡音,遂派其弟专程返真阳邀请伶人去襄阳演唱《竹枝词》。俟云听了顿时病愈大半,饮食倍增。《竹枝词》用语流畅、文风典雅,音调清新和谐、悦耳动听,不仅平民百姓喜闻乐见,雅士文人也津津乐道。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大书法家颜真卿已过高年,来真阳拜谒黄叔度墓,并镌石勒碑,书“汉黄叔度墓”五字,下落款“颜真卿书”。后至衙府,娱歌兴起,颜真卿又书“真阳竹枝优极”匾额,悬于城内小寺庙观亭。唐代流行正阳的《竹枝词》曲,脍炙人口,被认为是正阳戏曲的雏形。

明末清初正阳戏曲发展盛况

宋元时期,傩戏已在正阳大量出现。到了明清朝代,各种剧种渐流正阳,各种戏曲,“你方唱罢,我方唱”,戏曲表演已成为人们主要娱乐形式。当时还流传这样几个小故事。

故事一:舞百戏庆城池重修。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义军刘良率兵攻克真阳,土城损坏殆尽。两年后(公元1513年),新任县令张某重修城池。将土城改为砖城,四方各有城门,四角各设炮楼,钟鼓、魁星两楼相望,很是壮观。落成后,大举庆祝,地灯、社火彻夜通宵;晓至夕间,街舞百戏连演七天之久,百姓、官员欢娱异常。

故事二:演大戏,庆胜利。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义军李自成部下王义顺、沈万登率兵攻克塞关(今正阳县寒冻镇)。为庆祝胜利,他们两人命随军戏班“筑高台,唱秦腔,演大戏”。台高八尺、方三丈。扮古人,演古书,古乐管弦,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真阳县名改为正阳后,广开了豫南五县的官路,南北文化交流更为频繁。汝南代堂的“卷戏班”,上蔡黄埠一带的“罗卷戏”,先后流入正阳。每逢集镇要冲所扎高台、唱罗戏,动辄三五日不散。戏台旁开设酒铺、饭棚,远近村民可自由观看。可见,当时正阳的戏曲活动是何等繁荣!

豫剧的流入和发展

清朝末年,随着经济的繁荣,湖北、江西、浙江、陕西、山西等地的商贾纷纷云集正阳县城及汝南埠、寒冻、陡沟、铜钟四大名镇。他们在这里开油行、营粮行、办医药、卖布匹、兴裁缝,一时正阳成了风水宝地。外地一些戏班和剧种也进入正阳。除原有剧种外,又流入山东梆子、河北梆子、京梆及南阳梆子、曲剧、越剧等剧种。而最早流入正阳的是豫剧(时称大夸戏、梆子戏、讴戏、靠山黄、河南梆子)据考,是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先后从河北、山东等地流入。因其班社多,班规严,行当齐全,剧目、唱腔和表演较为规范,加上流入时间早,逐渐成为正阳的“当家剧种”。1905年后,正阳的梆子戏班社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比较有名的有: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正阳县傅寨集付占元的“梆子江湖班”,主演有大凤、牛发祥等;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熊寨宋店集成立的黄国发梆子戏科班,培养出徐三、金志、马龙、邓德等在当地叫得响的演员;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正阳县钟家店(今彭桥乡老店)武和尚以戏养庙办起的梆子“僧艺班”。还有士绅宋老枪在宋店办的梆子班,山头铺办的二夹弦戏班。之后,又出现汪湖“江湖班”、鲁店“玩会班”等梆子班社。除县域西南外,梆子班社几乎遍及全县。

梆子班社的兴起与正阳县人民剧团的成立还有着密切关系。民国时期,山东省滕县有个叫王善臣的老艺人,掌管一个民间梆子戏班(号称“大王班”)。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占领山东后王善臣因不给日本人行鞠躬礼被日本人痛打一顿。后来,他带着该班流落南徐州,之后又流落河南正阳、罗山、息县等地演出。迫于生计,该班后来投靠了原国民党军第55师,接着又投靠了原国民党地方军第四纵队,改名为“四维剧团”(正阳豫剧团前身)。1949年,正阳解放时,王善臣的“大王班”正在铜钟集演出。918日,正阳县人民剧团正式宣布成立,从此正阳戏曲文化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名震豫南的正阳县豫剧团

1949年,正阳县人民剧团成立时以演河南梆子戏(豫剧)为主,全团30多人,团长曾继义。经济来源主要靠演出,困难时政府适当补助,即民营公助,1955年转为全民所有制文艺团体,更名为“正阳县豫剧团”。

正阳县豫剧团(以下简称“正阳剧团”)成立后建立健全了党团组织。该剧团先后调入音乐、编剧、导演、美工等人员,并动员客居外地的翟青云、杨玉岭(小黑脸)等参加,还接邀了一些外地流动角色。1951年,接收了马兰芳;1954年,接收了张兰花、张兰保、乔春香等豫西调演员,后来又接收了原驻马店(今驿城区)先锋剧团青年女演员张振环(张萍),到1956年底全团演职人员80余人。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音乐、舞美、灯光和编导人员济济一堂,丝竹盈耳,满园生辉。

正阳剧团成立之初没有演出场地,乐器只有几把二胡、一把月琴和锣鼓、钗、梆子等。于是,他们靠“卖红票”买下了城关刘世民粮行,搭戏棚演出。后来,县财政出资在县城中心建剧院一座(后失火毁烧),1987年县里又投资在原址重建,可容2038个座位,更名为“正阳影剧院”。

音乐唱腔有了新飞跃。1956年参加信阳专区第一届戏曲演出时,正阳剧团乐队已增至20人,音乐设计李群让,在全区率先实行乐队伴奏,节奏统一,音色平衡,被评为音乐伴奏一等奖。

正阳剧团的唱腔,最初由于演员大多来自山东“大王班”,自然而然地渗入了极浓的山东梆子韵味。后来吸收了沙河调的特点,与山东调合二为一。1951年,张兰花、张兰保等豫西调的演员参加正阳剧团,该团又吸收了豫西调“下五音”唱法。特别是张振环(张萍)参加正阳剧团后,唱腔音乐改变了过去呆板松懈的唱法,她自编自演了《文天祥》《芳草碧血》等剧目,俏丽有生气的唱腔,深受观众喜爱。

1984年,正阳剧团吸收了豫东调,其唱腔激昂高亢,自然流畅,使正阳剧团在声腔方面有了新飞跃。

正阳剧团成立以来,积极整理、改编、移植和自创剧目,并取得丰硕成果。1955年至1965年,该团编剧李好学、李庭瑞及剧改干部李智生,通过采访老艺人王玉仙(艺名大坤角)、王凤真、王玉祥等人,改编剧目《鞭打芦花》《龙凤锁》《恩仇记》《文天祥》《梁红玉》《水母娘娘》《日月图》《林冲》等,整理剧目《碧血扬州》《芳草碧扬州》《归来》《八一风暴》等。他们还紧跟形势排演了《血泪仇》《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社长的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城》《山乡风云》《焦裕禄》等一批现代戏。

尤其是1975年由陈岭创作的现代戏《鸡场小哨兵》上演后,引起轰动。该剧1975年参加河南省现代戏调演,省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剧本和根据剧本改编的连环画,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和省戏曲工作室分别出版。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正阳剧团改编、创作剧目硕果累累、成绩喜人。该团编剧李庭瑞整理的传统戏《罗帕记》,参加地区演出获剧本三等奖。1986年,他和黄建业合编的历史剧《翰墨情》,获驻马店地区第一届戏曲比赛获剧本奖。1992年,他和熊华民合作的现代戏《老少光棍》,获地区戏曲比赛剧本二等奖。

1981年至1995年,正阳剧团还创作演出了大型古装戏《青蛇正传》(王人众等编剧)和现代戏《杨靖宇》(张毅、王人众、杨玉岭编剧)。1995年,《杨靖宇》被驻马店地区豫剧团搬上舞台后,到当年10月底共演出168场次,观众达22万人次,演出收入40多万元,创全地区现代戏演出之最。该剧还分别荣获驻马店地区“悦泉杯”剧本一等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正阳剧团成立以来,始终把培养艺术人才作为戏剧发展的大事来抓。他们通过以团带队、以老带新,吸收和接邀流动演员,选派演员到省、市剧团观摩学习等措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在县内外乃至在全省叫得响的演职人员。他们当中有老艺人曾继义、段金山、赵坤英、翟清云、史文奇、杨玉岭、张振环、于香芝、王秀荣、汪荃武、杨宝珍、黎广学、王长江、于天佑(艺名刘示河)等,“梨园新秀”王素丽(妮娃)、汪向梅、王秀君等,有从这里走出的全省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汪荃珍。还有李庭瑞、陈岭、李群让、周怀珠等一流的编剧、音乐设计和舞美灯光人员。正是有这样一批优秀戏曲人才,正阳剧团演出水平才不断提高,并在市和全省戏曲比赛中多次摘金夺银,为正阳县争得了荣誉。据《驻马店地区戏曲志》记载,1955年至1995年,正阳剧团曾10余次参加信阳专区和驻马店地区(市)戏曲演出、调演和比赛,多次荣获剧本、演出、演员、音乐、舞美一等奖。1956年,信阳专区举行的第一届戏曲演出,当时全区参赛18个县(市)级剧团,正阳剧团演出改编的豫剧《鞭打芦花》被评为演出一等奖,张振环(张萍)、段金山获演员一等奖,李好学、李庭瑞获剧本创作一等奖,李群让获音乐设计一等奖。

浴火重生的正阳戏曲文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正阳县戏曲文化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没过多久,这种喜人的局面却受到戏曲艺术大气候的影响,正阳剧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为没钱购置服装道具,无法排演新戏,仅靠演几部老戏观众锐减、收入减少,到2000年该剧团停演。

正阳戏曲文化如何走出困境浴火中重生?为解决县剧团的困难,19947月,时任县长陈继曾亲自主持召开由企业厂长、经理参加的“文企联姻”座谈会。会后,收到企业捐款4万余元,购置了一批服装道具,当年排新戏6个、演出349场次,演出收入16万余元。19955月,正阳县人民政府还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全县每人筹集5角钱作为戏曲文化发展基金。与此同时,县财政对戏曲文化发展的专项拨款也由年均4万元增加到8万元。

21世纪,民营剧团应运而生。这匹“黑马”的冲出,给正阳戏曲文化的振兴和繁荣带来一片光明的前景。

民营剧团作为特色文化的代表性组织,具有艺术、地缘、业缘性及对群众极具亲和力和渗透力,并在办团形式、运作机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基础差、生存环境相对严峻。二是演艺人员匮乏,演员流动性大。三是资金缺乏保障,剧团难以创新。

这种情况引起正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为民营剧团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正阳县本着政府出钱买剧目、场次,群众免费看大戏的原则,在资金上大力扶持民营剧团发展。2012年以来,县财政共拿出180多万元购买民营剧团戏曲节目,送戏下乡近千场次。二是政府补贴,鼓励参加各类戏曲比赛。近年来,县里按照参赛演出场次等对民营剧团给予适当的补助,还先后拿出10多万元采购演出器材,以实物形式给予扶持鼓励。三是加强对民营剧团的管理。四是坚持引导示范带动。正阳县已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戏曲大赛,开辟了相互交流的窗口,发展人才的舞台。对获奖剧团除进行奖励外,还把其作为政府购买文艺下乡,送戏到乡村和重大活动的剧目定点单位。如2012年通过全县第一届戏曲大赛,政府出资按每场1500元的标准,购买获得前三名的6个民营剧团演出近300场次。2013年、2014年第二届、第三届戏曲大赛后,按每场1800元的标准,购买获奖剧团演出280场次。五是加大监管力度,规范演出市场秩序。

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正阳县戏曲艺术团体经营状况良好。至2017年,正阳县有各类演艺团体20多个、从业人员300余人。其中,注册的民营剧团有正阳县便民豫剧团、正阳县熊寨镇王楼村豫剧团、皮店“心连心”民间艺术团和红梅罗香戏曲有戏公司、阳光助残演出公司等12家。2012年以来,全县民营剧团演出共计8000场次,平均每团演出400余场次,演出收入预计在300万元,观众达60万人次,演出遍及正阳县各个乡村,周边信阳、罗山、确山、平舆、新蔡和郑州、漯河及湖北、安徽等外省、市。

特别是正阳县便民豫剧团自1997年成立以来,常年活跃在河南、安徽、山西等地。每年演出8个月,演出700余场次。2016年至2017年,该团所演剧目在全市戏曲大赛中连获大奖。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