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植物种子跨洋扩散奥秘破解
摘要:原标题:内陆植物种子跨洋扩散奥秘破解物种扩散机制一直是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种子长距离扩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或海岸带生物
原标题:内陆植物种子跨洋扩散奥秘破解
物种扩散机制一直是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种子长距离扩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或海岸带生物中,研究手段较为传统和单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团队依托亚洲最大的种质资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对内陆植物种子跨洋长距离扩散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生态学期刊《生态学通讯》上。
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铢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等机构合作,选择有较好工作积累的世界广布植物类群——共生固氮支系蔷薇目的荨麻科为研究对象,初步窥见了内陆植物种子跨洋长距离扩散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荨麻科起源于6900万年前的欧亚大陆,至少92次的长距离扩散,使其形成现今地理分布格局。在实验室条件下,该科植物很多种子能够在海水中漂浮220天以上,不少种子经海水浸泡10个月后仍有活力。而洋流模型模拟分析结果显示,荨麻科多数植物的种子能借助洋流越过海洋。通过进一步生态学分析发现,受干扰的生境反而有助于它的长距离扩散。在荨麻科植物的演化进程中,一些类群的种子很可能先经过内陆水流系统搬运到达海洋,此后经过洋流的长距离运输,其中大洋中的一些岛屿起到了重要的“踏脚石”作用。它们还借助海啸或其他极端气候事件,以及动物和风媒的传播,成功登陆沿海萌发,并实现世代交替。
研究结果有力支持了达尔文的种子跨洋长距离扩散假说。(记者 赵汉斌)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科技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