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金融业扩大开放契机 外资保险拟多途径谋突破
摘要:⊙记者 黄蕾 ○编辑 陈羽目前,有多家外资保险公司及外资再保险公司已提交在华设立子公司的申请材料,并有外资保险公司考虑将亚太总部迁至上海。记者还从相关渠道获悉,有一
⊙记者 黄蕾 ○编辑 陈羽
目前,有多家外资保险公司及外资再保险公司已提交在华设立子公司的申请材料,并有外资保险公司考虑将亚太总部迁至上海。记者还从相关渠道获悉,有一家大型欧洲保险集团正在中国市场寻求寿险公司的收购标的。
随着我国金融业迎来更深程度的对外开放,外资保险公司的活力持续被激发,正以不同的途径扎根中国市场,或首叩大门,或适时转型。
市场份额有待突破
就现状而言,无论是从市场份额还是本地化战略来看,外资(包含合资)保险公司的表现仍有待突破。
从市场份额来看,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外资人身险(主要为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小幅上升。1月至6月,外资人身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81.87亿元,占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的6.62%,比上年同期提高0.18个百分点。其中,中小型公司更活跃,上半年,外资小、微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市场份额为2.61%,比上年同期提升0.22个百分点。
相较之下,外资产险公司份额略降。1月至6月,外资产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7.56亿元,占产险公司保费收入的1.79%,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近日更传出多家外资财险中国子公司CEO相继“出走”的消息。
在多位外资产险业人士看来,外资产险在市场份额上暂未突破,内外因素皆有。一方面与大环境不无相关,产险市场近年来竞争激烈,价格战屡禁不止,令外资产险纷纷关停车险业务;另一方面,外资产险本地化战略缺失,亦是其在市场份额提升上遇阻的关键所在。
活力将被重新激发
不过,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外资保险公司的活力将被重新激发。
首先,对于已进入中国保险市场、但市场份额上未有明显突破的外资产险而言,转型迫在眉睫。
一家外资产险在华子公司负责人直言,虽然暂时不会再进入车险市场,但会考虑通过加强意外健康险等业务,来重点攻破个人产险市场,进而提升业务流量。“同时尽快将母公司在国外的技术引入到中国市场,另外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度,而这也一向是外资产险的优势之一。”
尚未入场的外资保险公司,则开始加快挺进的步伐。据了解,设立于百慕大的全球性再保险集团思诺保险,将抓住我国加大对外资保险开放力度的机遇(无须开设代表处两年才能设立分公司),直接申请开展业务。
而早在金融业扩大开放的有关政策宣布后不久,富卫人寿保险(百慕大)公司便率先向中国银保监会提交了筹建富卫人寿保险公司的申请材料。富卫人寿保险(百慕大)公司为瑞士再保险、盈科拓展集团等持股的富卫集团全资子公司。其中,盈科拓展集团正是中国香港首富李嘉诚之子李泽楷旗下的公司。
还有多家外资保险公司及外资再保险公司已向相关部门提交在华设立子公司的申请材料,并有外资保险公司考虑将亚太总部迁至上海。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上海证券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