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经济 通信科技

“换脸”也逃不过数字侦探法眼

2018-08-10 15:16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由人工智能技术合成的虚假视频已达到几可乱真的水平,美国国防部设立的研究项目现已开发出识别这些虚假视频的首批工具。制作虚假视频的最常见技术是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将一个

由人工智能技术合成的虚假视频已达到几可乱真的水平,美国国防部设立的研究项目现已开发出识别这些虚假视频的首批工具。

制作虚假视频的最常见技术是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将一个人的脸换到另一个人的脸上。由此产生的视频,也被称为深度伪造(Deepfake)视频,不仅制作简单而且逼真度惊人,经熟练的视频编辑人员进行进一步调整后,还可使其看起来更加真实。

深度伪造视频使用了被称为“生成建模”的机器学习技术,其允许计算机在生成具有统计相似性的假实例之前从真实数据中学习。最新的深度伪造技术拥有两个神经网络——生成对抗网络(GAN),其共同工作可产生更有说服力的虚假视频。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为此设立了“媒体鉴证”项目,以开发能识别深度伪造视频的工具。该项目最初旨在实现现有鉴证工具的自动化,但最近将重点转向了人工智能生成的虚假视频。项目负责人马修·特鲁克表示,研究人员已在GAN操纵的图像和视频中发现了微妙的线索,从而使其能够检测到变化的存在。

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吕思伟教授领导的团队开发了一种非常简单的识别技术。研究人员在观察深度伪造视频时发现,GAN技术生成的人脸很少眨眼,其一旦眨眼,眼球运动很不自然。这是因为,深度伪造视频是基于对静止图像的训练生成的,而静止图像的眼睛一般来说都是睁着的。

参与DARPA媒体鉴证项目的其他团队也在探索自动捕捉深度伪造视频的类似技巧,如奇怪的头部动作、特别的眼睛颜色等。

达特茅斯大学数字鉴证专家汉尼·费瑞德认为,视频伪造者和数字侦探之间的人工智能博弈才刚刚开始,机器学习系统经训练后往往可超越新的鉴证工具。吕思伟表示,熟练的伪造者可通过收集显示一个人眨眼的图像来绕过他的眨眼工具,但其团队目前已经开发出一种更有效的新技术,要比伪造技术略胜一筹。(冯卫东)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科技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