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结构“反向”的行星状星云被发现
摘要: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6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欧洲科学家团队报告了一个电离结构“反向”的行星状星云——围绕白矮星的电离物质。这种反向结
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6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欧洲科学家团队报告了一个电离结构“反向”的行星状星云——围绕白矮星的电离物质。这种反向结构被认为是源于恒星的一次“重生事件”,即恒星表面喷射出物质并冲击了星云物质。
恒星演化主要是因它们的组成(元素的丰度)在生命历程中发生改变,一般首先是氢燃烧(主序星),然后是氦燃烧(红巨星),并逐渐燃烧更重的元素。随着低质量恒星的老化,它们的外层通常会脱落,形成“恒星风”。在这一生命后期,低质量恒星将通过“恒星风”慢慢地弹出它们的大气层,形成行星状星云。而当恒星从红巨星向白矮星过渡时,它的温度会升高,并开始使周围恒星风中的物质发生电离。这使得较靠近恒星的气态物质高度电离,而较远的外层气体则较少电离。
然而,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天体物理研究所(IAA—CSIC)研究人员马丁·格雷罗及其同事,在研究行星状星云“HuBi 1”时,发现了相反的情况:“HuBi 1”星云的内部区域较少电离,而外部区域则高度电离。研究团队经过分析发现,中央恒星的温度出人意料的低,而且它的光学亮度在过去的50年里迅速下降。
研究人员认为,内层星云会被恒星喷射物质(通常发生在恒星演化后期)引起的激波所激发。恒星物质冷却形成尘埃,使恒星模糊不清。在没有来自中央恒星的电离光子的情况下,外层星云已经开始重组。
研究人员总结表示,由于“HuBi 1”的质量与太阳大致相同,因此这一发现可为我们了解太阳系的潜在未来提供线索。(张梦然)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科技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